涟水县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有序推进特色彰显

01.08.2017  15:46
        涟水县坚持政府主导、立足产业、多方联动、分类培训,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截止到7月底,该县农广校已组织举办培训班32期,涉及稻麦、蔬菜、花卉、果树等专业,累计培训学员3655人,全面完成省级计划任务;各乡镇相继开展地方培训78期,完成职业技能培训人数8788人,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新增6.1%。
        该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培训工作,年初调整了涟水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担任组长,各乡镇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组织、协调工作,突出地方财政支持。县委县政府还将农民培训列为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和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由县重点工作办公室督查推进,实施责任追究制,确保农民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年初,县政府下发《关于下达2017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的通知》(涟政办发[2017]32号),围绕省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以农业从业人员数量为基数,将培训任务分类下达各乡镇及有关部门,通过开展“开门红”、“双过半”等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各乡镇加快落实地方培训计划,全县农民培训实施整体进程之快前所未有。
        县农委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列为单位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基层检查、指导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县农广校作为农民培训的实施主体单位,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早实施,利用农闲季节,联合县农委各业务站所,组织全县乡镇农技站,全力开展农民培训工作,先后聘请省、市、县专家、教授、专业技术人员150多人(次)为学员上课。各乡镇农技站积极争取当地乡镇党委政府的重视,配备人员、改善条件,并给予财力支持,保障地方培训计划顺利实施。
        涟水县紧紧围绕优质稻米、高效园艺、规模畜禽、特色水产和休闲农业“4+1”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开展培训的同时,紧扣产业发展和培训专业需求,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按区域及专业需求,联合建立一批如红窑镇的江海鲜切花合作社、大东镇的中达康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徐集镇的奇傲蔬菜种植科技园等一批产业发展好、技术实力强、能满足培训和实训的田间学校12个,就地就近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实现“把课堂设在乡村田头、设在农民身边”。
        县农广校克服困难,精心组织,精心设置课程,开展全程化培训、全方位指导、全链条服务。4-5月份,该县农广校组建3个实施小组,兵分三路深入培(实)训基地(田间学校)及有关乡镇,组织开展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班每周3个班次,从而掀起该县全年农民培训的高潮。在培训过程中,主要采取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相结合、集中授课与观摩实践相结合、本地培训和异地学习相结合、专题讲座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等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通过培训,广大参训人员不但学到了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掌握了专业生产服务技能,更提升了他们发展产业的经营管理综合素质,他们懂得了当代职业农民不仅仅是种地,更要把土地作为发家致富的资源开发利用好、经营管理好。随着培训的深入,学员的视野更加开阔,对新知识的需求更加强烈,而且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有更多的职业农民走上致富路。
如东县种田大户享受专家”零距离”点拨
    “买什么肥,施什么好,专家都给我们开好方,农业委员会
淮安金湖农广校立足水乡特色开展职业农民培训 淮安金湖农广校 立足水乡特色开展职业农民培训
    今年来,金湖县坚持政府主导、立足产业、多方联动、分类培训,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截止到七月底,该县农广校已组织举办培训班11期,涉及稻麦、蔬菜、水产养殖等专业,累计培训学员1760人,完成全年省级计划的76.农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