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消防部门共排查189家养老机构 发现隐患50余处

03.06.2015  18:27

  泡沫夹芯板房、消防通道上锁、没有报警设施……为汲取河南鲁山康乐园老年公寓火灾事故教训,连日来,市消防部门对全市范围内的托老所、养老院、老年公寓等老年人聚居场所进行消防安全大检查。从现场情况看,我市部分养老机构存在火灾隐患,整改刻不容缓。

  目前,全市养老机构共有256家,其中民办123家,公办133家。截至目前,共排查养老院189家,发现隐患50余处。总体而言,公办机构大多经过审核验收,消防设施及日常消防安全管理相对完善,而民办养老机构存在不少火灾隐患。

  市区民办颐园养老院占地约80平方米,居住了50多名老人。检查发现,该院从未进行过疏散演练,老人们不了解消防安全常识,对火灾撤离点也是一无所知。养老院只有4名护理人员,人员配备不足。养老院的疏散通道中有2个疏散标志已经失效。消防监督员当场责令该单位进行整改。

  令人担忧的是,类似情况在民办养老院普遍存在,“部分民间机构没有经过消防部门审核验收,负责人主体责任也没有得到落实”,市消防支队支队长陈海华表示。

  从检查情况看,全市民办及乡镇敬老院大多身处偏远乡镇和农村队所,消防安全设施基础薄弱。有些民办养老机构还设在私人搭建的住房内,安全条件不符合要求,在一些农村地区,有的民办养老院甚至使用泡沫夹芯板房搭建,火灾耐受等级低;大部分没有配备喷淋、报警等消防设施。“按照消防技术要求,大于500平方米的建筑就需要配备喷淋、报警等消防应急设施”;镇以上的敬老院大多管理不够到位,消防专兼职安全员人数少,未建立相应的工作规范,日常管理混乱,存在消防设施常年不用,消防通道上锁等日常性安全隐患。

  社会进入老龄化“窗口期”,如何改善老人养老环境,如何避免危险发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此前,市消防支队与市民政局联合开展了旨在提升老年人消防自护能力的“九九消防平安行动”,全市40余个现役中队和专职队与驻地养老机构进行了“亲情牵手”。“但这些远远不够”,陈海华表示,消防队(站)还比较少,还有大量的民办养老机构处于监管盲区。

  此次养老院消防安全大检查工作,将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养老机构提出整改方案,重点推进整治,将隐患一个个消除。下一阶段,将把检查对象扩大至寄宿式学校、各大医院病房、残疾人学校,提高全市抗御火灾的能力。

  陈海华建议,相关部门建立完善“技防”设施,推广老年人“点式”报警系统、简易喷淋系统、应急呼救系统等技防手段,将民办养老机构从彩钢板建筑的“火山口”上迁移出来,“只有从人防、技防、物防三个方面入手,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养老院火灾高发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