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依儿童之家”消防不达标须关闭 入住的30多位儿童将被分流

31.12.2014  21:03


袁顺清和孩子们。


本报15日曾报道了《金坛企业家善举遭遇“身份难题”》一事,昨天上午,金坛市消防大队、教育局、检察院等相关部门齐聚袁顺清创办的“失依儿童之家”,协商解决他遇到的问题。不过,在会议中记者获悉,这个全省首个“失依儿童之家”消防安全不达标,也因为这个原因,这里的三十余名孩子将由相关部门协助分流。金坛市消防大队及与会领导现场表态,如果袁顺清能够找到符合规定的场所继续运作,在消防审批方面将予以积极配合。

  儿童之家有详细工作日记密密麻麻记载了2张纸

  袁顺清在与众部门座谈前专门制作了一份资料:《袁顺清失依留守儿童之家工作日记》,这份只有两页纸的资料按照时间排序详细记载了从今年7月19日筹备到12月21日宗教团体、义工组织以及各家媒体献爱心的全部过程。坐在会议室里,袁顺清不说话时情绪有些低落,到他发言时却又非常激动。

  “7.19,开始筹备,在这段时间里布置室内,走访名单上的学生。”

  “8.13,家访了部分失依儿童的家。检察院给我们一些留守儿童、失依儿童的名单,并根据名单上的孩子一个个进行走访,从走访的孩子中选出特别贫困的孩子进行爱心慰问,从开始到现在我们总共走访了三十五六个留守、失依以及特困家庭孩子。从一张张期盼的脸上我们看到了这些家庭的艰辛与不易。”

  “12.13,接小涛(化名)上街买衣服、鞋子等东西,公家花费金额一千余元,当我们去到他家里,孩子很激动,他爷爷躺在床上,因为他长到十岁,还没有谁把他带到金坛城里来,他没有看到热闹的街道、没有逛过超市、也没有吃过肯德基。我们真应该多伸这样的援手帮助这样的孩子。”这样的记述中充满了他对这个“失依儿童之家”的感情和对这些无人照料孩子的担忧。

  记者注意到,在袁顺清的这份工作日记中,还记载着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发起“向日葵护苗之家”的检察院、教育局、医疗系统、宗教局等政府部门,来自常州的公益组织,甚至不少企业在得知金坛有这么一个“失依儿童之家”后陆续赶到这里献爱心。

  昨天,袁顺清承诺将尽快遣散还滞留在“失依儿童之家”的孩子,并表示将对自己的善举定位进行重新思考。

  场所并不符合消防安全标准失依儿童将分流

  金坛市消防部门相关负责人在座谈时表示,袁顺清为孩子们提供的这个场所并不符合消防安全标准,如果要进行行政审批,首先房屋和土地性质就要符合规定,并且需要建筑物的规划和产权性质符合相关规定,同时要求建筑物的结构合格,消防部门才能予以审批通过,“现在这里的消防设施并不完善,只有一个自来水的简易消防管和灭火器,没有合乎规定的消火栓,孩子们也不会使用灭火器,室内也没有火灾自动报警装备,这种儿童聚集的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应急措施存在很大问题,后果也不堪设想。”据了解,经过金坛市消防大队的查验,此处的所处位置、消防楼梯、消防设施以及建筑结构均不符合相关规定,“你确实是在做好事,但是做好事却不能忽略安全问题。”但是,在指出袁顺清处存在的问题后,消防大队方面表示,如果袁顺清还想继续把这件事做下去,可以选择符合消防要求的场所,“如果那样,我们消防部门会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服务。”

  教育局官员则表示,该局将积极配合袁顺清对孩子们进行分流,“如果想按照幼儿园的审批走,那么在选择场所的时候,我们可以派员参加,给你的场所提供教育部门的参考意见。”这位官员也表示,前次在市政府会议中,金坛市政府领导已经表态,对袁顺清已经投入的数十万资金将予以一定的补贴。

  在整个交流过程中,袁顺清在提到即将停运的“失依儿童之家”时,情绪非常激动:“我有哪些没有做好的,你们告诉我怎么整改,如果钱不够,我哪怕去捐献身体器官,也要做下去!”

  这样的善举袁顺清还会不会从头再来?对于这些没有明确法律条款予以救助的失依儿童今后会不会有更好的成长环境?本报记者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