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转型消费升级 南京社零总额蝉联全省第一

15.02.2017  14:03

  刚刚过去的2016年,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088.2亿元,同比增长10.9%,总量占全省比重的17.7%,蝉联全省第一。龙头企业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和消费的升级,成为推动南京社零指标增长的两大力量。

  这些年,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指标在全省的排名有起有落。时间追溯到2009年前,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长期保持全省第一,但从2010年一季度开始,这个数字就掉到全省第二,被苏州赶超。这样的格局一直到2014年才被打破。最近3年,南京都守住了全省领先的优势。

  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这几年保持全省领先,首先得益于我市“巨无霸”型流通企业的转型带动。

  去年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发布的“零售百强榜单”上,我市有苏宁云商、宏图三胞、金鹰国际、江苏五星电器、中央商场、新百等6家企业上榜。这些企业近年来都推进了不同程度的“互联网+”方向的变革。如今,越来越多江苏的产品通过苏宁易购电商平台卖到了全国;而金鹰国际增设的跨境电商业务“金鹰购”,又把海外“洋货”送到了百姓家门口。线上线下融合,让曾经的实体零售企业变成了互联网零售企业,商品从卖给本地人,变成了卖给全国人、全球人。2016年我市网络零售额达1880亿元,同比增长30%,远高于社零增长。

  保持领先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消费升级。去年,消费升级影响最大的不是衣服鞋帽,而是文化、体育、娱乐、通信类商品。限额以上体育娱乐用品类实现零售额24.63亿元,同比增长13.8%;文化办公用品实现零售额179.44亿元,同比增长45.7%。

  迈入4G时代,越来越多的老人学会了用智能手机刷微信、购物。这一轮通信器材的更新潮,推动销售额飙高:通信器材类商品零售额121.2亿元,增长37.9%,增速比上年度提高了18.2个百分点。

  一度低迷的汽车市场也在去年出现反转,限额以上汽车类零售额从2015年的-5.1%的负增长,爬升到4.4%的正增长。受“普遍二孩”等政策影响,去年不少人忙着买车、换车。去年的南京国际车展上,不少厂家专门推出了7座车,成为“二孩”家庭选购的新热点。外部机遇加上自身创新变革,最终推动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稳步向上。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