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门:承实业之志,做高质量发展的“实干家”

08.07.2019  21:51

        百年前,生于海门的张謇怀揣“实业救国”之中国梦想,率先接纳工业文明的世界潮流,在国内做了实业兴盛三十年的开路先锋,从零起步创造了南通近代产业链,养活百万人而造福一方。

        时光流逝,虽然张謇呼吁创立“父教育、母实业”的风云时代已去,但勇立潮头、脚踏实地、开拓创新的实业精神依然在海门传承至今。

        今天,处在“量转质”关键时期的海门,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齐头并进,经济转型和企业升级同台共舞,高质量发展奏出的时代音符,铿锵而坚定。

        叠石桥上绣春秋

        高质量发展,经济实力是基础:今年上半年,平均每天净增9.8家企业,工业应税销售增长14.4%,全市公共预算收入位南通九县市中第2位。海门的经济成绩单,跃动着强劲脉搏。

        其中,海门优势传统产业——家纺产业线上线下交易额突破1100亿元。从地摊市场到品类齐全的家用纺织品专业大市场,从第一个“亿元乡”到“跨国经营第一村”,叠石桥的每一步,都因改革创新而充满力量。

        在20多年前的林西村,“穷则思变”的商人们迈出国门,按着计算器与外国人讨价还价,为“叠石桥”家纺品牌在世界舞台喊出最早的吆喝。

        97年,时任林西村党支部书记的蔡云松第一次去罗马尼亚考察,商机嗅觉让他灵敏察觉到,这里市场广阔。他频频往返于罗马尼亚与林西村之间,利用国外家纺产品价格比国内高处一两倍的差价带动全村致富,为林西村搭起眺望世界的桥梁。

        “一开始也有困难。”蔡云松说,最开始大家一股脑都去了罗马尼亚,但那就是个两千多万人口的小国,市场很快饱和。所幸,林西村人团结,“先出去的那批人总结经验,告诉后来人哪个产品好销,也积极开拓其他国家市场,避免了内部消耗。

        一个小小的落后村,在世界潮起云涌的商海中凭着一方布艺,一股勇气,和团结之力,硬是从方寸的“立身之地”打拼出一片“星辰大海”。

        目前,全村海外经商和打工人员有600多人,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了名副其实的“华侨村”。包括罗马尼亚、智利、南非在内,南通商人聚集的地方,已经成立了40个商会组织。他们日常组织活动,信息互通有无,分享经验教训,互相扶持壮大。

        “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举办‘海门·林西同根情’系列华侨华商交流会,邀请侨商交流海外发展经验,引导侨商理清创业发展思路、把握创新创业方向。”林西村现任第一书记秦益民说到。

        今天的叠石桥,其“绣艺”精湛超前,其视野宽广纵横,其步伐奔放自由,还与海门积极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国家级试点密不可分。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批复同意将海门叠石桥家纺市场列入全国三大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之一,采购物品单票报关单商品货值15万美元以下的,可在当地办理出口商品通关手续。

        叠石桥数万家商户,大多数都没有自营出口权。相比以前将货物拉到上海、浙江报关,时间和费用都节省不少。中小微企业还可以通过"拼柜"的方式出口,民营企业也拥有了闯荡世界的机会。

        “一个集装箱五六千元的运输成本省下来了,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发货。”南通红月亮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蔡美燕高兴地说:“以前是我们找外国人,现在都是外国人主动找我们”。

        “走出去”的步伐行稳致远:沿“一带一路”进行布局设点,成为“叠石桥上绣春秋”的新颜色、新花样。

        “我们计划在巴基斯坦吉尔吉特建设一个以家纺、布匹等为主的南通叠石桥国际综合产业园。”海门市委书记陈勇介绍,借助中阿班列,叠石桥力争开通至巴基斯坦的国际货运班列,将产品卖到南亚国家,返程时再将优质大理石、棉花、手工地毯、绿色食品等采购回国。

        产业富足反哺百姓生活,“就家纺产业一项来说,40年的发展,让从事这个行业的劳动者目前人均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陈勇感慨,产业高质量发展落脚点在于百姓的认同,百姓的“幸福指数”就是最生动的“民生表情”。

        这一系列生动实践,真正让家纺——这一海门的传统优势产业,从“风起劲头足”起跑,在“潮涨海天阔”中踏浪。

        种得良田育新绿

        在海风劲吹的招商工业海门基地,沿着码头行走,岸边吊机林立,两台4400t半潜式重吊生活平台宛如随时会从江水里矗立起来的“变形金刚”。不远处,一艘白色轮船探出尖尖“脑袋”,这是一艘极地探险邮轮。9月后,它将从海门出发,承载着人类好奇与探险的梦想驶向南极,探秘地球之端。

        去年3月,由招商重工(江苏)有限公司承接的极地探险邮轮在海门开工,历时一年半,这艘总吨位约7400吨、破冰级别达1A的邮轮已成功下水。

        豪华邮轮制造是我国邮轮产业的短板。招商重工以极地探险邮轮开工为起点,立志逐步向中大型邮轮建造迈进,分阶段、分层次补齐我国邮轮产业链发展的缺憾。

        去年10月,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与海门签署邮轮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风正一帆悬,一座千亿级豪华邮轮产业集群由此在海门冉冉成型。

        那么,海门缘何能吸引招商局集团接二连三的超百亿项目?

        被招商局集团派驻海门的第一批管理者——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胡陆胜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最初,吸引他们前来的是海门承接海工装备建造的“硬条件”,而最终让他们“留下来”的,是这里的“软环境”。

        海工装备制造需要码头、大坞、场地。确实,海门开发区沿江板块能够满足这三个条件——早在10年前,海门开发区便着手新通海沙综合整治,拥有10公里的深水岸线资源和广袤的腹地资源,是承接海工装备大项目的风水宝地。

        初来海门即要负责项目报建的胡陆胜,还人生地不熟,但在与海门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他切实感受到海门政务环境的优越:40天内办完公司开业所需的省级层面4个批文;收购海新重工之后,招商局重工发现原来的项目手续不全,相关职能部门迅速为其补全了一切手续,为招商局重工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市政府主要领导坐镇指挥,相关职能部门通力合作,攻克项目审批道道难关,开发区还成立豪华邮轮装备产业园,现场对接服务项目建设……我们企业唯一要做的,就是生产,生产,生产!

        良田育新绿,高岗迎凤凰。将环境做成竞争力,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成为机关干部的自觉行动,让海门收获的是实实在在的投资信心和发展机遇:

        3700总吨豪华邮轮建造合同签订,将填补中国豪华邮轮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认证和自主运营的四大空白;

        中国工程院蹇锡高院士工作站在招商局重工正式挂牌成立,将助力攻克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海工及邮轮制造的科技创新水平;

        全国首个“5G+船舶制造”项目落户海门,同时也是南通地区首个基于5G技术的智能制造项目;

        由通光集团全程参与制造的“中船海工6”布缆船交付,标志着集团具备了海洋建设工程总承包能力……

        而豪华邮轮装备的从无到有,也只是海门调优招商运行机制的一处缩影:设立“1+5”招商工作体系,国家级开发区率先成立国有招商公司;出台产业项目质量综合评估办法,建立招商选资门槛……近三年来,海门全市新引进并开工建造的200多个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中,新兴产业项目占比更超过60%。

        策马扬鞭新动能

        2008年,海门临江镇与长江边的灵甸工业集中区合并为临江新区,从此,人们对这片土地的记忆几乎被刷新替换。刻板印象中的“经济薄弱地”,在11年后,被“科技生态人文小镇”的欣欣气质重新定义。

        “产业平台”是城之核。规划之初,新区科技园建设了两大产业集成平台:生物医药科创园和国际中小企业科技园。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用4年时间进行产业服务功能闭环的设置,百奥赛图12万平米模式动物基地、长三角药物高等研究院、绿地海创园等重大产业化平台和研发创新转化平台陆续推进。

        “来到海门,我感到好运。”在2018海门(北京)生物医药产业专题推介会上,北京百奥赛图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月雷,将自己的“好运”归结为海门的聚气:“目前生物医药产业链条已经形成,为企业研发、生产提供了全方位、专业化的服务”。

        除了保持现代建筑、现代家纺、电子信息三大产业的传统优势,海门也在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机遇,不断夯实包括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的基础。这一发展战略,也被海门定为“3+3”发展方向。

        “实体经济,还是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重点是把实体经济做强做大。实体经济是海门经济的支柱,工业经济是主体。”市委书记陈勇如是说。

        “所以,我们紧紧抓住产业、企业、企业家,持续推进‘工业经济爬坡过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着力突破’等重点工作,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效等方面锚定发力。‘3+3’产业的提档升级,规上企业加快提质增效,给海门也带来了新面貌、新生活、新底气”。

        海工装备沿江布阵,家纺产品远销欧美,建筑铁军走向世界……海门传统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崛起只是开始。要问下一步的竞争核心力和关键突破点,所有的企业都不约而同:创新,自主创新!

        今年4月22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2018年度高质量发展总结表彰大会。海门作为南通市惟一的县(市、区)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2018年度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市委书记陈勇荣获“推进高质量发展优秀县(市、区)委书记”称号。

        这里是张謇的故乡,立业创新成为海门人一脉相传的基因,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海门人奋力开拓,前行不辍。

        奋斗浇灌之下,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实干海门”还将继续在时代考试中经受考验,以“赶考精神”策马扬鞭,为人民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魏薇 杨派 俞新美)

来源:  新华网

新桥园区定向发力项目建设
今年以来,新桥园区紧紧围绕智能制造城的战略部署,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