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市“旱改水”成农业结构调整助推器

23.11.2016  08:06
        金秋时节,海门市五七农场的一块地里,300多亩连片稻田稻穗粒粒饱满,联合收割机欢快地奔走在田间。看到这些,种粮大户王元祥喜上心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这都是旱改水的功劳啊!”“旱改水”的实施,减少了用工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土地产出率,成为海门市农业结构调整的助推器。
        “旱改水”牵动农业结构调整
        “旱改水”,顾名思义,就是旱地改水田、旱作物改种水稻。对于海门来说,旱改水是人们一直以来的探索。如今,旱改水终于获得成功,并且在农业结构调整的功劳簿上占据一席之地。
        海门,江海间涨沙冲积而成的沙洲,以沙壤土居多,一直以种植小麦、大豆、玉米等旱作物为主。为提高粮食产量,上世纪6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市曾经3次试验“旱改水”,都因配套技术措施不到位,“旱改水”质量不高,无法调动群众积极性而告终。
        近年来,海门市种粮大户发现,传统的小麦、大豆轮作模式,因经济效益日益低下,不再符合效益预期,将退出历史舞台。水稻种植因便于管理,效益不错,步入了种粮大户的眼帘。经过实践发现,海门市部分地块完全可以种水稻,而且长得很不错。于是,大豆改种水稻、旱地变成水田,成为海门市种粮大户们的一种自发行为。
        在海门港新区头甲村,王徐兵是这里的种粮大户。过去,王徐兵从事小麦、大豆轮作,每年的收入在25万元左右。2014年,王徐兵拿出承包的500多亩地,进行“旱改水”,秋熟改种亩产效益较高的水稻,当年种植效益大幅度增加。
        这两年,像王徐兵这样的“旱改水”种粮大户在海门市越来越多。全市的水稻种植面积也从2013的1.5万亩快速增长到了6万亩。“旱改水”后,种粮收入从原来的每亩1300元增加到2100元,亩效益增加了800元。
        “全托管”模式助力旱改水
        “旱改水”,也得益于海门市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近年来,海门市利用农村土地规模流转的契机,出台优惠政策、扶持鼓励推动,引导农机合作社开展“全托管”项目,实现“旱改水”。
        海门市成立了农业生产“全托管”工作领导小组,指导督促全市“全托管”及“旱改水”工作的推进。在市委、市政府农村工作意见中,明确提出全市增加水稻种植面积的目标任务,把新增水稻种植面积和“全托管”项目列入有关部门和区镇目标管理考核范围,落实目标,明确要求,细化任务。全市各区镇和行政村也组建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小组,形成了多头并进、上下联动的工作氛围。
        去年,海门市安排1130万元对“全托管”及“旱改水”进行政策扶持。对实施稻麦轮作“全托管”项目,根据农机作业水平及机具新增情况,给予一定的补贴。海门市还加大对农机具的补贴力度,对乘坐式插秧机、水稻育秧流水线等给予购机奖励。海门市还建立了部门参与联动机制,协调解决水稻种植中碰到的机具调度、田块平整等问题。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51家主体申报161个农业生产全托管项目,“全托管”主体已发展至260家,同比2012年增加了252家,全托管面积达到了7.8万亩。
        “旱改水”的推进在于机械化
        旱改水的成功,得益于机械化。旱改水的壮大,也将依赖于机械化的发展。
        据了解,旱作物大豆,之所以种植效益低下,主要受制于高昂的成本。王徐兵告诉记者,大豆的管理要求较高,需要大量的人工。而且大豆的采收,更是需要很多劳力,这暂时不能通过机械化手段解决。日益高昂的劳动力成本、没有适龄的农村劳动力支持,规模种植大豆等旱作物十分困难。
        旱地改水田,困难也很多。种稻离不开水源,必须有良好的灌溉基础设施。稻田保水的问题至关重要。如今,用大马力拖拉机带动旋耕机深翻,耕作层较以前更深,用起浆机进行起浆平整,起浆效果好,耕作层保水性能得到较大改善。此外,水稻种植还需要植保技术的支撑,做好病虫害防治。而机械化施肥、喷雾将代替人工作业,带来农业生产方式的进一步转变。这一切,都在于机械化。
作者:杨晨、方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