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市农业产业化强农富民

01.01.2015  02:01

  每天凌晨,一辆辆运输车从海创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厂区缓缓驶出,满载着冷藏好的各式果蔬开往到上海、南京等地,为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国际餐饮巨头提供配送。从田头到餐桌,从生产到加工再到成品,海创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打造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强企富民两不误。而这,正是海门市推动现代农业“接二连三”,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的硕果及内涵所在。
   营造环境,夯实发展基础
  
农业产业化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海门市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通过政策扶持、优化服务等一系列措施,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夯实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今年,海门市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若干政策意见》和《海门市农业产业化扶持实施办法》。前者从规费减免、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等方面对我市农业产业化予以扶持,并对涉农成果进行奖励。后者对全市龙头企业、直销门店、“一村一品”发展等制订了具体奖励扶持办法。今年,海门市调高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标准,凡是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按当期净投入额的20%予以扶持,最高不超过60万元。
  同时,海门市各部门不断改进服务作风,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龙头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依托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常乐核心区和临江新区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两大平台,大力支持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电力、交通、通讯、污水处理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为集聚区50多家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服务。
   内炼真功,提升自身实力
  
有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农业产业化的主体——农业龙头企业纷纷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品牌等有力手段,来提升企业运行质量,不断增强自身实力。
  去年以来,海门市龙头企业大力推进产学研、农科教合作,通过科技入股、技术外包、委托开发、成果转让、人才共育等多种形式,加大与国内外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全方位合作。去年,全市农业龙头企业研发机构科研投入达1.8亿元,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江苏中宝食品有限公司与江南大学、扬州大学签订技术协作合同,和南农大、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增强企业发展潜力。
  龙头企业踊跃开展品牌创建活动,打造具有海门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取得了一批丰硕的成果,其中江苏中宝食品有限公司“中宝”牌速冻蔬菜系列产品已有14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9个绿色食品产品认证,多次蝉联“江苏名牌产品”称号和“江苏省著名商标”认定。
   创新发展,实现企农双赢
  
海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大亮点是——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打造出“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双赢。
  近年来,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围绕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社,建立优质原料生产基地,带动了本地农民增收致富。中宝速冻蔬菜专业合作社是中宝食品有限公司牵头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的科学运行格局,紧紧围绕中宝公司产业发展目标和生产经营计划,发展高效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合作社现有注册成员101户,注册资金100万元,带动周边农户10000多户。去年,合作社年销售给中宝公司的各类农产品原料达2100多万元,年创利润229万元,入社社员的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地农户收入25%以上,受辐射带动的农户年增收也在15%左右。
  目前,海门市正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成紧密的利益联结体,力争明年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增长20%以上,带动农户增长10%。 

来源:海门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