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门地税构建产权涉税平台 大数据助力“以地控税”

09.11.2016  21:02

  今年以来,南通市海门地税局加强与产权登记部门的大数据交换,在全省地税系统率先构建产权涉税平台体系,利用数据分析和风险识别手段实现“以地控税”,为后期加强自然人征管体系建设做好积极准备。前三季度,借助不动产数据共享,识别异常信息928宗,核实未申报的宗地数量153宗,增加应税土地面积198.92万平方米,查补城镇土地使用税及滞纳金1253.97万元。

  一是建立工作机制,技术准备全面到位。加强与产权登记部门的沟通,建立产权登记数据共享工作机制,双方互派专人负责数据交换和技术协调,外聘网络公司专家制定数据共享技术方案和安全保护措施,为数据共享做好技术准备。同时签订数据共享和保密协议,对网络互连方式、数据共享内容、数据更新频率等做了详细规定。

  二是统一关键字段,数据格式无缝对接。充分利用产权登记部门开发建设新信息系统的契机,建议其将多证合一的“统一社会信用码”作为土地登记的关键字段,实现双方数据的直接对接。同时建议产权登记部门对新增数据和修改数据打上时间戳标签,有效提高数据实时共享的效率。

  三是搭建数据专线,数据交换畅通无阻。搭建连接两个部门的数据专线,并在隔离区设置专门的前置机进行数据中转;编制专门的数据共享软件,在系统空闲时段开展全量数据交换,在系统繁忙时段,每半小时实现一次数据增量交换,确保数据交换畅通无阻。

  四是严格多重加密,数据安全有效控制。对数据直接利用人员,签订严格的保密协议,并严禁外来人员接触真实数据;在专线的双方接入口均加装网闸和硬件防火墙,对数据流向和网络端口进行有效控制;通过岗位授权和IP地址绑定方式限定专人进行查询操作,特别是针对自然人不动产信息的查询,必须由自然人提供身份证刷卡验证,有效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