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启动“构建海门山歌理论体系”课题研究

03.08.2015  20:35

  7月29日,海门市江海文化艺术研究院召开关于“构建海门山歌理论体系”课题研究的工作会议。“构建海门山歌理论体系”是海门市级层面的一项重要文化建设基础性工程,是2015年度“三重一大”事项中的重点实施项目,于2015年7月正式启动,预计在2017年完成。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市文广新局江海文化艺术研究院牵头组建海门山歌理论研究课题组,预用三年的时间,构建海门山歌理论体系,形成较为系统、具有较高理论水准、在20万字以上的海门山歌理论研究成果,并由正式出版机构正式出版。

  此项课题按海门山歌剧的特点分为歌词(戏文)课题组、山歌与山歌剧声腔课题组、器乐(伴奏)课题组、山歌剧表演课题组、文史课题组,每个课题组的成员都是新老一辈山歌剧创作、表演、研究人员,旨在保持海门山歌鲜活的生命力,传承山歌文化,利用理论体系使其有依托,获得更有力的支撑。

  海门是闻名全国的山歌之乡,海门山歌是江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门特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海门最具魅力的文化名片。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下,海门山歌得到空前的繁荣发展,呈现出强盛的生命活力。2008年,海门山歌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海门山歌剧第三次晋京演出,海门山歌剧团成为国内绝无仅有的县级山歌剧团。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对于海门山歌与海门山歌剧的理论研究尚未获得突破性进展,其理论体系尚未构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门山歌的进一步传承、发展、创新和繁荣,影响了海门山歌在全国文化百花园的地位和影响力。海门山歌要保持鲜活和持久的生命力,不仅需要江海水土的滋养和浸润,也需要理论体系的支撑和引领。因此,构建独具特色的海门山歌理论体系成为海门文化强市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

(李寅姝)

宿迁市出台《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和统筹利用,文化厅
徐州市文广新局组织开展“百千万”走访帮扶活动
  为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