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江苏探索构筑“人才高地”

02.06.2021  10:50

  “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近日,在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部署了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重点任务,其中多次提及人才建设,强调“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建设全球人才高地”。

  人才是第一资源。如何通过育才、引才、惜才、爱才、聚才,努力造就一批顶尖科技人才及科研团队,江苏正在做出积极探索。

  厚植人才沃土“引来金凤凰

  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筑集聚全球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完善高端人才、专业人才来华工作、科研、交流的政策。

  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学校较早确立‘国际化战略’,2018年即成立江苏省首个‘海外院士工作站’,引进发达国家院士17名,其中7名为全职加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事处副处长施威告诉记者,学校充分发挥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平台效应,通过设立海外人才服务站、外籍教师工作室等吸引海外人才,并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夏威夷大学等全球顶级高校设立国际化人才培养基金。2017年以来,学校海外人才多项研究成果刊发于《Nature》《Science》及其子刊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先后获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重大项目15项,入选国家级外专项目与江苏“外专百人计划”14项,数量名列国内高校前茅。

  为确保高层次海外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南信大与南京江北新区共同实施“智荟江北”人才工程,打造“宁聚计划精英版”海外引智平台,实施“创新在高校、创业在园区”的“人才双落户”政策,努力建设区域人才“蓄水池”。2017年7月以来,双方共引进或培养国家级人才30多人,成立双创型团队20多个,孵化新型研发机构8个和创业型企业60多家。

  为科技创新厚植人才成长沃土,近年来省科协全力打造院士之家、学会之家、海智之家。“我们正在探索海外高端人才引进新机制,为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搭建全球范围内合作交流的平台,加快政策、人才、项目、资金信息流动,加快促进人才和项目落地,服务地方(园区)经济发展。”省科协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省科协“科创江苏”三年(2021-2023)专项行动已经启动,未来将在创新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与30个国际知名高校和研发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布局50家左右离岸创新中心或海外联络站,聚集起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此外,还将建立江苏省海外人才创新创业联盟,整合海外科技社团、中国科协海外基地、各离岸基地、各海智基地海外资源,以及有关金融机构、基金联盟等组建离岸创新创业联盟。

  深化改革让“英雄有用武之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人才评价上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做到不论资历、不设门槛,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

  “当前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自身的不足,比如科研工作的思路、方式等还没有完全跟上,急需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南京农业大学科学研究院院长姜东说,“十四五”南农大将通过服务平台保障、人才队伍保障、支撑学科保障、体制机制保障等,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推动“领航行动”,集中力量协同攻关,同时完善评价体系,使研究团队能够沉下心来、做大课题、搞大攻关。

  南京农业大学人力资源部部长、人才办主任包平介绍,历时多年酝酿,学校新一轮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实施方案即将落地,新的制度体系将按照人才成长规律,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才提供应有支撑。“农业科学具有研究周期长的特点,将探索长周期考核,过程性评价和周期评价相结合;对于科研业绩方面的考核,将把原始创新和解决重大问题放在首位,淡化论文数量、影响因子、专利数量等,重在质量和实际贡献;此外,在职称评审中继续探索并完善‘代表性成果’申报制度,推行小同行精准评价,推动人才评价从量化导向向质量导向转变。

  “围绕‘破四唯’目标,我校已实行专家举荐制,为取得突出贡献的专业人才开辟职称绿色通道和快车道。”施威说,2017年以来,南信大每年通过“校长面对面”直接录用的优秀人才均超过50人。对于特别优秀的人才,学校在待遇、职称、团队组建、子女教育等方面均按照“按需配给”原则执行。每年有10位以上优秀人才通过“入职即评”“直评”“举荐制”渠道获评教授,大部分不超过35周岁。2016年末加盟南信大的刘博老师,成为当时学校最年轻的教授、博导(29岁),并于2018年4月起任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如今刘博教授先后入选教育部人才计划青年学者、国家优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江苏省“双创计划”团队领军人才等。

  “学校单独设置社会服务与技术推广型教师职称晋升标准,将从事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校企合作等工作作为考量标准,打破了教师职称评定以论文和项目为主的格局,为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业的教师职称评定开辟了新的通道。”苏州大学副校长姜建明介绍。此外,为鼓励学校教师参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学校出台《苏州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条例》,规定“学校所得净收益的80%分配给取得该项科技成果的主要科技人员”。并明确教师在离岗创业期间和在苏大科技园创业期间仍享有在学校参加各类奖项评定、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岗位聘用的权利;同时,在此期间取得的科技开发和转化成果,可作为其职称评聘、岗位晋升的重要依据。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日已迅速开展“7+4”专项行动。将持续深入开展减表、解决报销繁琐、检查瘦身、精简牌子、精简帽子、“四唯”清理、信息共享七项行动,推动“减负行动2.0”深入实施。同时实施四项新行动,包括成果转化尽责担当、科研人员保障激励、新型研发机构服务、科技政策宣传等,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人才“强磁场”构筑科研创新高地

  省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聚集高端人才资源的“强磁场”。记者了解到,目前我省有29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项目正加快培育建设,并已集聚各类人才超3000人,与300多个国内外高校院所、龙头企业开展了战略创新合作。其中,紫金山实验室、姑苏实验室、太湖实验室三大省实验室建设已全面起势,成为我省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力军。

  “经过3年建设,紫金山实验室目前已汇聚一大批‘国字号’资源,聚集了刘韵洁、邬江兴、尤肖虎等一批顶尖科学家,与大院大所合作建设伙伴实验室已达40余家。”紫金山实验室科研部部长齐望东告诉记者,为聚集更多高端研发力量,实验室正加快与中国电科14所、28所、中科院微系统所等大院大所,以及航天科技集团5院、中汽创智等龙头企业建立联合研究中心。

  “聚集大团队、构建大平台,助推我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从‘跟跑’向‘领跑’转变。”江苏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院长徐科介绍,新获批的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将聚焦氮化镓、氮化铝、MO源等关键材料和新型显示、宽带通信、环境健康等应用领域核心芯片开展攻关,目前已成立首届技术委员会,在全球范围内遴选了30多个在细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团队和项目,并与12个团队(项目)完成引进与合作谈判。

  “我们将充分发挥科协系统人才优势,全面集聚国家级学会、省级学会高端人才资源以及海外科技创新资源,为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强化智力支撑。”省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科创江苏”三年专项行动中,将推动40个国家级学会与省科协签订战略合作专项协议,引进学科带头人、科技领军人才,解决企业技术问题。将精心打造15个国家级院士协同创新中心、10个省级院士协同创新中心,合力开展重大攻关型项目对接合作,健全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机制,推动其出成果、见实效。(记者 蔡姝雯 王拓 杨频萍)

  原标题: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 海纳百川,江苏探索构筑“人才高地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