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市场,蛋糕虽大尚待培育

28.11.2014  10:25

  “黑五”首度引入国内,电商很踊跃但消费者很淡定——

  本土的“双11”刚刚过去, “黑色星期五”这个“洋节”又首度被电商引入,海淘战火继续蔓延。

  两大电商对垒“黑五

  “黑色星期五”是西方感恩节后开业的第一天,人们通常在此时开始为圣诞节“屯年货”。其间,商品折扣极具吸引力,一般低至三到五折,平时很少打折的名牌奢侈品也会给出七到八折的优惠。根据传统,用不同颜色的墨水来记账,红色表示亏损即赤字,黑色表示盈利,于是被称作“黑色星期五”。

  从这周开始,国内的消费者就能够享受到梅西百货等美国零售商的“黑色星期五”折扣。日前阿里巴巴宣布针对即将到来的美国“黑色星期五”购物季,在11月24日到12月1日期间,投入6000万元海淘现金红包,以满额减部分费用的形式,吸引用户通过天猫国际、淘宝全球购、一淘海淘等阿里旗下平台参加海淘。记者在天猫国际“黑色星期五”专场看到,“与老美同步开抢”的广告语甚是显目,而与天猫联合举办活动的美国四大百货公司货品均以人民币标价,可以直接使用支付宝付款,以人民币结算。

  本土电商打响第一枪,洋电商自然不甘落后。亚马逊中国也表示启动首届“亚马逊海外购物节”,中国消费者可以通过“亚马逊海外购”板块与海外消费者同步享受“黑色星期五”购物优惠,近80万种海外商品中超过4万种以3折或5折的形式参与促销。

  海淘之所以倍受电商重视,是因为其快速增长的市场规模。2013年中国的“海淘”消费者达1800万人,海外购物额高达2136亿元。据预测,到2018年,海淘消费者规模将达到3560万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

  网友懒得再凑热闹

  和商家的热忱相比,大部分消费者对于“黑五”的消费却有点“”。

  “‘双11’的40多单还没收齐,在天猫国际上也拍了有八九单,刷爆的信用卡还等着还。家里屯了一堆货,光面巾纸就有一箱,能用半年。”南京市民李晖说,“刚去香港出了趟差,都没买啥东西,暂时就不凑这个黑色星期五的热闹了。

  业内人士指出,“黑色星期五”与“双11”相隔仅半月,“双11”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透支了未来一两个月的消费,所以,国内消费者的热情很难在短时间内迎来第二个高潮。“某些快速消费品的消费会恢复得快点,而家居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恢复需要较长时间。”产业观察人士梁振鹏说。

  一些网购达人表示没有在“黑五”出手的计划,是因为担心目前海淘的服务还不完善,在可选择的商品、物流配送的速度以及退换货方面存在很多不足。“11月底至明年1月是美国的消费旺季,几乎所有转运公司的时效都会受到影响,不但转运出库时间会变慢,国内海关清关的速度也会下降不少,平时转运只需要半个月,这段时间很可能会长达1至2个月。所以,如果想海淘当季的衣服鞋子,或者是急需的母婴用品和保健品,意义不大。”李晖说。

  海淘市场亟需规范

  唐子芳在南京某外贸公司上班,“因为我们总部在美国,经常有一些人会出差去美国,就让他们带。但基本上也是买护肤品,不好意思让同事带大件,怕人家扛着累。”她很少在网上海淘,因为怕买到假货。“我们合作方的一个老总曾是亚马逊的高级采购,主管过护肤品采购。他称大部分国际化妆品品牌在中国并没授权任何电商去做,基本都是一些代理商在弄。也许这些代理商拿给相关部门审核的化妆品是真的,但是发给消费者的却是假的。”唐子芳说,“因为有朋友做微信营销,会有一些高仿化妆品商直接找到他们推销高仿品。高仿品和真品差价很大,却能做到颜色、味道几乎完全一样。

  消费者施晓军说,一直给家里老人购买一种美国保健品,以前是让亲朋从香港寄,挺麻烦,“后来发现天猫国际好几家专营店有卖,价格却相差大几十元,不由心里又犯嘀咕,不敢下单。

  正因如此,海淘与境内网购相比,仍处于初级阶段。据支付宝的一项统计显示,超过八成“海淘”用户单笔消费不超过500元人民币,这表明目前的“海淘”消费者普遍谨慎,电商在规范海淘市场、培养信任度方面尚需多动脑筋。

  电商观察人士分析,启动“黑色星期五”大促,电商们追求的可能不是漂亮的销售业绩,而是想以此为契机,把“海淘客”吸引到自己门下,以流量培养基础客户。也就是说,电商们更看重的是“海淘”这一尚未成熟但空间巨大的市场。

  (本报记者 宋晓华)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