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大学“大国海洋”开讲:让学生小目标变为强国大理想

13.07.2017  23:42

  央广网上海5月23日新闻(记者吴善阳通信员屈琳琳)上海海洋大学思政翻新课程“大国海洋”今天开讲,校党委书记吴嘉敏致开讲辞,老校长乐美龙担纲首讲。

  上海海洋大学深刻贯彻落实全国、上海市高校思维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依托学校优势学科,聚集优秀师资,踊跃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造试点工作,对接十八大呈文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的策略请求,围绕海洋症结词做文章,整合资源,精心设计,推出“中国系列”之“大国海洋”课程,培养学生海洋意识,支撑海洋强国建设,体现百年高校的使命与担当。“大国海洋”课程包括海洋政治、海洋经济、海洋文化、海洋社会、海洋生态五大版块。

   首精讲彩终场 感动莘莘学子

  “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是结合国恢复中华国民共和国正当位置后,中国第一次加入由联合国召开的会议,从1973年12月3日到1982年12月10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签字,整整连续了9年的时光。”在上海大陆大学“大国海洋”系列课程的课堂上,上海海洋大学老校长乐美龙掷地有声。1973年开端,乐美龙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副代表跟参谋,长期参加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与周边国度的渔业协议会谈。

  偌大的课堂座无虚席。同窗们竖起了耳朵,?住了呼吸,左顾右盼地望着他,恐怕漏听一个字。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标记着国际海洋法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支撑着新的国际海洋秩序的造成,极大转变了传统国际海洋法的面孔,少数海洋强国把持海洋的状态一去不复返。”

  他的话音一落,台下掌声雷动,家国情怀、强国幻想,这一刻在课堂上的每一张青春勃发的面貌上栩栩如生。

   身边人讲述国家事,把海洋强国梦的种子植入学生心中

  “素来不晓得,这些历史霎时就产生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学校就在讲述着我们国家的海洋强国梦,”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的学生刘晓雪眼里闪着高兴的光辉,她不断望向讲台,好像要向课堂蓝色的背景持续吸取不竭的能量。

  “我们依靠学校上风学科,会集优良师资,环绕海洋要害词做文章,整合资源,精心设计,推出了‘大国海洋’的课程,重在造就学生的海洋意识,支持海洋强国建设,体现百年高校的使命与担当。” 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吴嘉敏在开讲辞中说。

  在前期调研中,上海海洋大学发明,学生对国家海洋事业的懂得经常是知识对知识,仅限于理性的认知,而缺乏深切的理解和感知,虽对南海、东海等关联国家好处的热门问题比拟关注,但对怎么助力中国从海洋大国成为海洋强国,还缺少深档次的意识,义务感、使命感还有待进一步进步。

  吴嘉敏说,“大国海洋”课程内容依照党的十八大讲演提出的国家五位一体的建设格式,分为五大板块、八个专题,构成一个有机的课程专题教养群系统。每个专题绝对独破,不是概论性的知识讲座,而是在常识传授和技巧培育的基本上蕴含和凸起价值引领,把海洋强国梦的种子植入学生们的心中,加强学好知识、增加本事的使命感。

  “这里不概论性的知识讲座,老师们通过本人的阅历讲述实在鲜活的历史,这样活泼的形式真是太震动了。作为青年一代,我们有责任继承老师们开辟和正在进行的事业,为海洋强国建设奉献自己的的力气。我深信我们能够做得到,也做得好。” 刘晓雪说。

   精准对接学生关切 突出价值引领

  据悉,“大国海洋”的课程内容包含海洋经济、海洋政治、海洋文化、海洋社会、海洋生态等五大板块。缭绕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开设有海洋政治??海洋权益板块,蕴含和突出各自范畴的价值引领,让学生感悟和领会到爱国主义、法治观念、历史使命、文化自负、社会担负、迷信观念、拼搏精力。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明与法律学院院长唐议先容,“大国海洋”以专题的情势进行授课,在课程设计进程中,每个专题不仅重视讲解内容与学生关心严密联合,而且特殊明白了这些课程内容的价值引领目的。比方海洋权益专题,从我国周边海疆当前面临的海洋权益争端及相干海上抵触等一系列广为关注的重大事件为切入点,阐述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有关国际海洋法框架下的海洋权益的内涵、国家不同海域的权益内容、当前国际海洋法体制下悬而未决的问题;进一步论述我国周边海疆海洋权益保护的局势、挑衅与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在公海、极地海域的海洋权利问题。突出的价值引领在于爱国主义、法治观点、和平主义,通过感性解决国际海洋争端对海洋人才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

   师资、教材、课程多管齐下,保证授课后果

  “大国海洋”的授课师资步队堪称实力大拼盘。中国海洋法学界威望、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宝钢教育奖优秀老师、北太平洋渔业委员会(NPFC)科学事务首席科学家、南极科考专家,学校在海洋领域不同方向学有专攻的“大拿”都站在了“大国海洋”的课堂上。

  唐议说:“咱们采用了多项办法保障‘大国海洋’的授课功效。如成立课程教材编委会,由校党委书记任组长,由科技处纳入学校智库建设赞助出版;对本课程给予新开课和在线课程的课程建设支撑,实行“混杂式”教学法,根据信息化趋势和学生学习需求,课程的教学录像将同步上线,线上线下相结合,供全校学生学习;注重教学实际开展,增强同校外基地配合,实践教学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发展‘大国海洋’课程相关实践运动。”

  唐议流露,“大国海洋”还将借助青少年海洋研讨院平台,连接大中小学海洋教育,扩展课程思政教导受益面。

[责任编纂:丛芳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