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璀璨明珠耀江

24.01.2016  11:25

  海安,江海文明渊薮,苏中璀璨明珠。

  “十二五”以来,海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枢纽海安、物流天下”战略取向,全面彰显、充分发挥“动车时代、节点城市”新优势,全力打造长三角北翼最具竞争力的新型工业化基地,江苏东部“公铁水”无缝对接的商贸物流高地,科技资源有效聚集、创业活力竞相迸发、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创新创业型城市,经济社会保持了科学发展的好势头、和谐稳定的好局面。

  建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商贸物流产业园区、江苏沿海开发前沿阵地老坝港滨海新区,打造出全国唯一落户县级城市的国际合作生态园“中意海安生态园”——“十二五”期间,海安,锻造出吸附力极强的发展载体。

  2012年起,连续3年荣获南通市重点经济工作综合考核第一名;2015年度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排名第31位、全国中小城市最具投资潜力百强排名第10位、全国县域经济最具创新力50强排名第5位;2015年,成为全国首批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全省首批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全省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十二五”期间,海安,彰显出非凡的发展实力。

  教育之乡、装备制造之乡、建筑之乡、茧丝绸之乡、河豚之乡、纺织之乡、花鼓之乡、紫菜之乡和长寿之乡,先后获得国家生态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全国文明县城、江苏省文明城市、江苏省金融生态示范县等数十项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十二五”期间,海安,散发出无限的发展魅力。

  “十二五”期间,海安经济发展注重量质并举,新常态下跑出了加速度。地区生产总值从360亿元到603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20.52亿元到54.1亿元;工业总产值从1625.18亿元到2872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从281.18亿元到825.32亿元;服务业应税销售从160亿元到625.1亿元……从2010年到2014年,海安主要经济指标几乎全部实现倍增。

  2015年,海安,站在“一带一路”交汇点上乘势而上,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现代高效农业节节生长,新兴业态持续放大规模。1至10月份,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2670亿元,同比增长8.4%;工业开票销售800亿元,同比增长11.2%;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83.89亿元,同比增长12.72%,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7.78%,占比继续保持南通全市第一;实现服务业应税销售624.59亿元,同比增长5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1.3亿元,同比增长14%,紧环境下交出满意答卷。

  产业兴,经济强。海安目前拥有200多家亿元企业,近1000家规模企业,亿元企业数、规模企业数均位于苏中地区前列。海安是江苏省装备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产业形成了输变电(智能电网)、建材机械、锻压机械、电梯整机及零部件、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农业机械、船舶配套等8个特色板块。全县现有装备制造类规模企业216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75家。海安是江苏省纺织产业基地县和江苏省色织产业基地县,纺织丝绸化纤产业基础发达。纺织业拥有100万纱锭,联发纺织是全国色织布行业前三强;茧丝绸产业基础优良,产业化经营水平全国领先,鑫缘集团是全国茧丝绸行业领军企业;锦纶丝产量占全国的1/8。海安拥有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海安是中国建筑之乡,也是江苏省政府命名的“建筑强县”,建筑铁军捧回30多个中国建筑最高奖“鲁班奖”,年施工产值破千亿。

  作为省政府确定的两个落户在县级城市的省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海安是江苏长江以北唯一的公、铁、水无缝对接的节点城市。沿海高速、江海高速、204国道、328国道、228国道,新长铁路、宁启铁路、海洋铁路,通扬运河、连申运河,一条条公路、铁路、水路在海安交汇。两小时车程内,海安连接着上海虹桥、浦东国际、南京禄口等8个机场和上海洋山港、南通港、洋口港等深水大港。海安火车站是江苏省仅有的两个二级编组站之一,随着沪通铁路、宁启铁路电气化复线的建设开通,海安与上海、南京之间车程均在1小时左右,每天经过海安的列车将超过220列。海安,正在迈入“动车时代”,成为承南启北、连东贯西的“节点城市”。利用枢纽优势,海安构建起现代商贸物流集聚区,如今,这一现代商贸物流集聚区已经成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南通市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和中国浙商最具投资价值的商贸服务业集聚区,“第四方物流、期货交割库群、保税物流、多式联运、电商快递物流和铁路门户型城市”六大功能平台已经发挥辐射作用,有色金属、棉花、粮食等10类大宗物资集散中心初具规模,千亿级市场,让海安及周边地区企业能够在“家门口”采购到原材料,确保生产流程的第一道关口大幅控降运行成本。

  海安始终将创新驱动作为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核心战略,全力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区域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实现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五连冠”。近年来,海安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江苏省创新型试点县,成功打造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江苏省功能新材料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并成为全省首批、南通市唯一的江苏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区域示范县。按照“政校共建产业研究院、行业龙头企业建设企业研究院、亿元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建设校企研发平台、规模工业企业自建研发机构”的思路,海安分层次推进研发平台建设。鑫缘国家桑蚕茧丝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联发纺织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支撑着中国真丝面料产业基地、中国色织布产业基地的打造和形成,在国内极具影响力。南京大学海安高新技术研究院、上海交大海安智能装备研究院、苏州大学海安先进机器人研究院和联发、西蒙、铁锚、亚太、申菱等18家企业研究院建成运行。中洋、亚太、联发、铁锚4家企业研究院被评为省级优秀重点研发机构,占南通4/5。全县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0家,总数居南通第一。海安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实施重大产品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先后承担实施了“高性能智能化大型液压滚切剪设备”等14项省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鑫缘集团与苏州大学合作的“丝胶回收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2013年,海安获省重大战略产品产学研联合攻关项目立项2项,占全省1/3。2014年,海安获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15项,占全省1/9。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海安十分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去年年初,海安启动实施“清水工程”,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全面改善全县1796条等级河道水质,实现“水清、河通、无杂物”的基本要求。目前,县内90%的河道已经达到“水清、河通、无杂物”的标准,210个行政村中,85%的行政村成为“清水工程”达标村。今年,海安又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惠及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坚持“规划引领、民生优先、功能提升、畅通便捷、生态文明”的原则,按照“精心规划、精妙设计、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的要求,实施了“现代、精致、增绿、便民”工程,推进城市园林绿化提升行动,构建分布均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城市园林绿地新格局,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水平,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人居环境,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目前,海安城乡绿化覆盖率超过45%。

  海安始终将发展惠民作为各项工作的落脚点。为了在第一时间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化解群众矛盾,将畅达民意的绿色通道延伸到最基层,海安形成了县四套班子负责人赴镇、镇负责人赴村下访制度,书记、县长信箱,党代表约见党员、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网上回帖员制度,舆情快报制度,“12345”公共服务呼叫中心,“94.1”政风行风热线,民生“110”、民生热线等“十大畅通民意渠道”。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率达100%,为全国树立了“海安样本”,“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的经验在全国传播。海安还大力实施法治建设,连续10年评为省平安县,今年,海安公众安全感满意率达98.5%,高居全省第一。按照“基本服务不出村、公共服务在中心”的标准,海安201个行政村,村村建设了为民服务中心,这些村级为民服务中心均建有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的便民服务站,设立劳动保障、群众诉求、社会事业等全方位服务项目,代理群众事务,同时,建有面积不少于140平方米的标准化卫生服务站,配齐了医疗卫生设备、设施以及符合资质的工作人员,实现了农村医疗资源均等化、卫生服务管理信息化和医疗费用结报实时化。村级为民服务中心还建有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的居家养老服务站,为老人提供零距离服务。此外,海安还在南通全市率先实施了大病医保制度,实现了城乡居民大病医保全覆盖,目前,已有3000多人成为这一制度的受益者。

  撰稿:卢锋摄影:卢锋姜明仁杰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