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县检察院服务民生工作纪实

14.05.2015  16:09

  今年3月27日,海安县检察院刚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5月上旬,记者通过采访深深感到,作为全省检察机关唯一一家获得这五年一评殊荣的基层检察院,果然是实至名归。

  护民利:“三管齐下”维权益

  “执法为民不是一句空话,我们要继续通过多办案办好案,解决老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服务好民生、保障好民利。”这是海安县检察院检察长李平在2015年年初全院工作动员部署会上反复强调的一句话。

  原来,还是在2014年的年初,一条关于病死猪保险金无法兑现的举报线索引起了该院的高度重视。生猪政策性保险是国家为降低畜牧业养殖风险、预防病死猪流入市场的一项重要惠民补贴。虽然举报涉及金额不多,但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和食品安全,因此,海安县检察院坚决予以查办,很快就查清了该县城东镇畜牧兽医站站长吴晓彬等人在动物防疫、检疫、申报财政专项资金补贴,以及动物医院经营等过程中谋取利益的贪污贿赂犯罪事实。检察机关快速出击,打击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职务犯罪,赢得了养殖户的交口称赞。

  据了解,近五年来,海安县检察院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房屋征收、医疗卫生、教育、环保、涉农专项资金等领域,不断加大案件查办力度,累计查办涉及民生职务犯罪案件82件93人,挽回经济损失共计4000余万元。

  记者注意到,海安县检察院在维护民生民利的工作中,采取的是“三管齐下”的方针,即在坚决查办案件、打击犯罪的同时,一方面采取检察官“以案说法”等方式来深化执法办案的效果,另一方面,结合执法办案中发现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积极开展预防调查、制度廉洁性审查和社会风险排查研判等活动。

  2015年春节前夕,针对年关岁末各类非法集资活动异常活跃,威胁群众“血汗钱”的现实情况,结合近三年来办理的典型案例,该院以“拒绝高息诱惑、远离非法集资”为主题,在海安全县开展了一场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家住海安县滨海新区的一位村民在听了案例教育后,当即表示,“还好检察院给我们提了醒,要不还真的为了贪图高额利息,而把一家人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几万元钱送入‘虎口’。

  应民愿:排忧解难伸援手

  “群众到我们检察机关求助,也许在他们的一生中就这么一次,因此我们一定要十分重视这样的求助,只要是法律许可的,就得倾尽全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在海安县检察院,从院领导班子成员到全院干警,坚守着“满意,由人民评价”的信念,从点点滴滴入手,将关注、关爱民生的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这是一起典型的虚假诉讼案件。2014年3月的一天,家住与海安县相距不远的如皋市柴湾镇村民杨增付,因一个素不相识、名叫陶照亮的海安人,拿着包括杨增付在内的51个出国劳务工友分别打的51份借条,向海安县法院起诉要求他们还钱之事,找到海安县检察院民行科反映,他们实际并未向陶照亮借钱,更未从陶照亮的手里拿到过一分钱的借款。只是因为2006年为了赴以色列打工,海安县的某一劳务中介公司曾要求他们向陶照亮出具“借条”,以此作为安排他们出国打工的附加条件,打“借条”实属是为了顺利出国的无奈之举。

  海安县检察院民行检察官根据杨增付的这一申诉立即展开了调查。经过近三个月的调查取证,终于查清了杨增付等人所反映的情况属实,原来,这是由海安县某一劳务中介公司与陶照亮合伙炮制的共计23起出国劳务领域虚假诉讼系列案件。2014年9月10日,海安县检察院向当地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法院于同年11月20日裁定再审,杨增付等51名受害人涉案总金额高达100余万元的这场官司随即得以更正。

  海安县检察院民行检察官告诉记者,当今,时有发生的民事虚假诉讼,不但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更是浪费了司法资源,损害了司法权威。遏制虚假诉讼,检察机关当有所作为。近五年来,该院构建以抗诉为中心的“多元化”民行检察监督模式,共计办理虚假诉讼案件36起,涉案金额1150余万元。

  察民情:群众工作“四大员

  “人民满意就是检察工作的最高标准。只有将群众工作做到群众的家门口,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才能算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尽了职、尽了心、尽了力。”采访中,海安县检察院政治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该院服务民生工作的情况时,深有感慨地说道。

  今年4月20日下午,海安县检察院办公室干警小刘准时到达该县滨海新区角斜村“村级为民服务中心”办公大厅,将“检察干警入社区共建工程”《纪实手册》交到村支书周桂群手中签字,然后登陆海安县“一站式”社区网格化服务平台进行电子签到。完成这一系列签到手续后,他又与该村民调治保主任徐华一起,对该村村民吴桂兰赡养老人纠纷一案进行调解。

  据介绍,从2011年开始,海安县检察院在全县设立三个乡镇检察室的基础上,又以构建民生大局服务网络为平台,相继开展了“驻村入户三贴近”、“民情检察行”、“帮村帮户大行动”等活动,深入乡间地头,了解民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帮促村居发展。

  2014年,海安县所有村、社区都建立了村级为民服务中心,为了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方便群众反映诉求,海安县检察院又在全县68个村级为民服务中心设立检察官联络站,全院近百名干警走进群众身边,充当着检察机关与社区共建工作的联络员,以及矛盾纠纷调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法治建设宣传员的“四大员”角色。

  社区一站式平台签到、社区干部与海安县检察院的中层以上领导双向签字、每个季度由海安县检察院的领导班子成员开展定期督查与专题讲评、社区平安法治建设与干警进社区开展共建工作的绩效捆绑考核,这种让基层群众看得见的工作模式,不断扩大了检察机关在基层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与此同时,海安县检察院还在本院建有集控告申诉、民行检察、刑事和解、行贿档案查询、律师接待等为一体的“检察为民服务中心”,为上门的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并且开通“检察热线”和“点名接访预约专线”,建立省、市、县检察院三级远程视频接访系统,千方百计方便群众反映诉求。近五年来,共受理各类群众诉求1100余件,均规范分流、按期回复、及时处理,努力让人民群众带着问题而来,怀着满意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