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画家笔下的“清朝南京人”到底是谁

26.01.2015  17:11

  画上标记“清朝南京人

  通过微信,读者赵松将这幅图画发给记者。他告诉记者,他在朋友圈里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汇集了很多日本画家笔下的中国人形象,有汉武帝、孙思邈、林和靖等历史人物,也有鲁智深、武松等中国历史小说中的虚构人物。有趣的是,这组图画的最后一张,其标记就是“南京人”。

  记者看到,这幅《南京人》图画,具有典型的日本浮世绘风格。画上二人均身着厚厚的棉布长袍,一人头戴清代官帽,手持一把彩色折扇。另一人背对观者,没有戴帽子,可看到拖着一条长辫子,也在观赏那把折扇。二人神态安详,饶有生活情趣。

  在画面空白处,还有“生写异国人物”、“清朝南京人”、“州扇之图”、“感赏”等文字。孙先生说,从画风上看,这幅画可能出自一位19世纪日本浮世绘画家的手笔。

  其实是指“清朝中国人

  看着这幅图,记者产生了疑问:这位画家画的是“异国人物”,也就是画日本以外的其他国家人物,那么为什么要单独画一个“清朝南京人”,而不是画“清朝中国人”呢?如果画家要画中国某地人物,为什么单独要挑南京人来画,而不画广州、宁波、上海这些通商口岸的人呢?另外,清朝时南京被称为“江宁”,为什么日本画家在画面上要强调“南京”这个在清代不怎么使用的地名呢?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在19世纪的日文词汇中,的确有很多冠以‘南京’二字的名词。”教授日文的大学老师郑先生告诉记者,江户时代(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的日本人,喜欢将中国称为“南京”,很多从中国进口的舶来品,都以“南京”二字命名,因此,画中的“清朝南京人”,其实就是指“清朝中国人”,也就是清朝人。

  很多日文名词冠以“南京”二字

  专家介绍,明清时,日本和中国的贸易交往,主要通过从中国沿海诸港驶往日本长崎港的商船来实现,这些商船来自中国东南沿海的南京、上海、宁波、福州、厦门等港口。日本史书《华夷通商考》曾按照中国的省区,列出了中国输日货物,其中来自南京地区的货物有:工艺品、古董、书籍、瓷器、扇子、锡器、香药、毛笔等。

  犹如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货”是优质商品的代名词一样,当时的日本人也习惯将来自中国的优质商品冠以“南京”二字。

  专家推测,这可能是因为出自南京的货物质量更好,而且南京的知名度也远远超过中国沿海其他港口——在明代,“南京”不仅仅是指现在的南京市,更是指包括苏浙皖在内的广大江南地区。

  据记者了解,19世纪的日本人,将来自中国的精良瓷器称作“南京烧”;将来自中国的大米称作“南京米”。将来自中国的铜钱称作“中国钱”,将产自中国的座钟为“南京钟”;将来自中国的糖果称为“南京糖”;将来自中国的花生米叫做“南京豆”;甚至中国的方言也被一些日本人称为“南京口”。

  南京收藏家高建中说,清代南京出产的土布,也非常有名,被称为“南京布”,不但行销日本,甚至还卖到欧洲,成为贵妇、绅士们追赶的时尚。

  中国人被称为“南京先生

  当年活跃在中国沿海港口和日本长崎港之间的中国商船被称为“唐船”,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种也是以南京命名——南京船。

  南京明史研究者郑自海介绍,“南京船”是一种沙船,其船底平坦,船头和船尾高度不同,船尾高度差不多是船头的三倍。南京船大的能载货五六十万斤,小的也能载货十万多斤。船上挂多种风帆,逆风、斜风都能航行,一年四季都能直达日本。

  史料记载,日本元禄年间,一艘船主为吴公望的“南京船”,五年间去日本竟有八次之多。而在日本宽政六年(1794),一艘“南京船”将《红楼梦》带到日本长崎,让日本人第一次接触到了这部不朽名著。

  记者在日本作家新井一二三的散文《南京玉帘》中读到:“姥姥曾告诉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在她居住的东京东部小镇,有个南京先生开的理发店。他不仅剪头发,还掏耳朵呢,真是舒服极了。那种手艺嘛,日本理发师从来没有的。”可见,在20世纪的日本,南京依然是中国人的代名词,

  因此,浮世绘画家笔下的“清朝南京人”,其实就是“清朝中国人”。教授日文的大学教师郑先生说,在中日交通史上,“南京”成为“中国代名词”,是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

编辑: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