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打造国家级光纤传感产业基地  年产能将达800台

21.06.2015  09:07

龙虎网讯  近日,作为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立项的光纤力热复合测试仪开发应用项目,在紫金(浦口)科创特区投入小批量生产。该设备的投产将填补我国在深空、深海、深地等特殊环境中对温度、压力、声振动等数据监测的技术空白。记者近日从科创特区获悉,正在进行超净间调试的1500平方米光纤传感中试基地,未来将具备每年800台光纤力热复合测试仪整机产能,年产值达10亿元。浦口区将以此为契机,打造国家级光纤传感产业基地。

在水力发电厂,直径数十米的水力发电水轮机组运行时会产生强磁场和强噪音,环境风力最高能达到10级,电子传感监测仪器在这样的环境中根本无法工作。因此对水轮机组核心部位的物理数据监测一直是国内的技术空白。”负责项目产业化的南京昕天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绍俊向记者介绍,光纤传感因其具有不受电磁干扰、宽环境适应性等特点,能轻松解决上述问题,尤其是对低温真空的深空环境、暗黑潮湿的深海环境、高温易爆的深地环境下的数据监测,光纤是最合适的材料。

2012年,浦口区与天津大学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国家“973计划”光纤传感首席科学家、天津大学教授刘铁根,在紫金(浦口)科创特区建立“天津大学—浦口光纤传感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打造国家级光纤传感基地,实现光纤传感领域最前沿技术成果产业化。“2013年10月,刘铁根教授主持研发的光纤力热复合测试仪入选当年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获得1亿元项目经费扶持。”科创特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科创特区入驻企业南京昕天卫则具体负责项目的产业化。

天津大学主导的科研团队已完成技术研发、样机试制和工程化测试,今年由南京昕天卫在中试基地进行小批量制造和产业化推广。”王绍俊介绍,中试基地投产后,天津大学科研团队将整体入驻天津大学—南京昕天卫光纤传感联合研究中心,针对光纤力热复合测试仪在航空、航天、石化、电力等不同领域进行工程化组装,形成整机800台年产能,预计近3年销售额将达5.96亿元。中试基地除进行产品生产组装外,还可为光纤传感上下游企业提供公共技术和产品测试服务,预计产业配套服务年产值近5亿元。

随着中试基地的建设,光纤传感的产业集聚正在逐步形成。在协同创新中心,除了昕天卫光电外,专注光纤传感技术开发的南京速耐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从事物联网农业信息化的江苏天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产业上下游企业都已经入驻科创特区。王绍俊透露,正式投产后,将以协同创新中心为基础,推进组建光纤传感产业联盟,制定光纤传感国家标准,同时还将申报国家级光纤传感工程技术中心和产品检测检验中心等平台。(记者 张昊)

来源: 南京日报   编辑:张璐

滨江新城新增三个新型公交站台方便市民候车
昨天,市民刘女士乘坐公交车到市政府西大门时发现,靖江网
北大商学院镇江总裁班“牵手”城南挖掘商机
北大纵横商学院江苏分院镇江总裁班学员日前组团来到我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