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测幼儿园孩子安全意识 12个中11个被"拐"

27.05.2017  18:21

评测员与小朋友“搭讪

评测员哄骗孩子,被围住要糖果

小朋友被评测员“骗走

评测结束后,民警教育小朋友不要轻信陌生人

 

阿姨是你妈妈的同事,她让我来接你……”“阿姨这里有糖吃,还能带你出去玩哦,我们走吧……”这些哄骗孩子的说辞是不是很老套?不过千万别以为这种哄骗手法过时了。近日,现代快报记者联合南京秦淮公安分局安防实验室,对一家幼儿园大中小三个班的小朋友进行测试,结果让人大跌眼镜。记者随机抽取的参与评测的12个孩子,11个被“拐走”。

测试时间

5月25日下午2:30~3:30

测试地点

南京某幼儿园

测试人员

现代快报记者、月牙湖派出所社区民警王冬

测试方式

孩子午睡后自由活动时间,老师假装外出,留孩子在教室里玩耍。随后,记者自称是孩子父母的朋友或者同事,应家长要求来接孩子放学,并利用糖果、饼干等道具引诱孩子。

测试结果

第一步:  “我是你妈妈的朋友/同事,妈妈让我来接你的

结果:8名孩子直接跟随记者走出教室。

第二步:  孩子有所犹豫或者迟疑,拿出棒棒糖进一步诱导。

结果:3名孩子拿过糖后跟随记者离开。

第三步:  拿出糖果和饼干进一步诱惑。

结果:1名孩子以沉默和眼神拒绝了记者。

小班组

测试对象:3名女孩  1名男孩  测试结果:全军覆没

听说是妈妈让来接的,二话不说就跟着走

第一个被测试的是一个叫萱萱的小姑娘。“萱萱,阿姨是你妈妈叫来接你回家的,快跟阿姨走吧。”面对记者,萱萱有些迟疑,询问记者要带她去哪里,记者说要带她回家并拿出棒棒糖,萱萱拿过糖后便牵着记者的手走出了教室。

随后,第二名记者进入教室,并喊了一个小男孩的名字。听说是妈妈让记者来接他的,小男孩当即穿鞋准备跟记者出门。不过,走到一半时,孩子突然跑回了原来的位置。记者以为孩子起了警惕心,结果他只是将手中的画板放到桌子上,随后又回到记者身边,牵着记者的手离开了教室。

此后,记者又测试了两名小女孩,当孩子听说是妈妈让来接的,立即就跟随记者出门,几乎没有丝毫犹豫。

中班组

测试对象:3名女孩  1名男孩  测试结果:3人被骗走

有犹豫有动摇,但敌不过棒棒糖的诱惑

老师安排中班的小朋友自由活动后,离开了教室。记者随机记下一个小女孩小奇的名字后,进入教室。记者找到小女孩,上前表示,“阿姨是你妈妈的同事,是你妈妈让我来接你回家的。”女孩有些犹豫,记者随即拿出棒棒糖,“阿姨这里还有糖,你跟阿姨走,很快就能见到妈妈了。”听到记者这么说,小奇接过糖跟记者走出了教室。

随后,第二名记者也进入教室。“我是妈妈的同事,妈妈让阿姨来接你的,你跟我走好不好?”记者找到测试的小女孩后说道。见第一招不管用,记者又使出第二招拿出了棒棒糖和饼干,小女孩看了一眼,似乎有些动摇。不过,最终小女孩并没有伸手接过棒棒糖,一言不发,用眼神拒绝了记者。

此后,记者又先后测试了一名女孩和一名男孩。其中,叫冉冉的小女孩当场就询问,“你知道我家住哪里吗?”记者随即掏出一根棒棒糖,孩子就再没有质疑,开开心心打算跟记者走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测试中,一名小男孩不停地提醒同学,不要跟记者出门,要先打电话给家人。记者当即决定将其也作为测试对象。令人意外的是,之前还提醒别人的他,居然也被记者骗出了教室。其实,小男孩陈陈一开始确实挺警惕,但当记者跟他说,“你的爸爸姓陈是不是。”他就这样相信了记者。

大班组

测试对象:2名女孩  2名男孩  测试结果:全军覆没

不光跟着走,还跟老师撒谎说认识记者

最后,记者来到大班,最先测试的是一个名叫融融的男孩。记者对融融说自己是妈妈的朋友,来带融融回家。融融爽快地回答“”,迅速将东西收好,和同学道别。看到站在门外的老师,融融也主动打招呼,并称要跟记者离开。当老师上前询问融融是否认识记者时,融融表示自己不认识,但是妈妈认识。后来记者了解,融融经常被父母的朋友帮忙接回家,因此对陌生人的警惕心不高。

第二个被测试的也是男孩,在记者说明来意后,孩子收拾好玩具,和记者牵手出门。第三个被测试的女孩,虽然已经答应和记者走,但在出门时,还是拽着记者的手,表示要找到老师和老师打招呼。不过当记者表示已经跟老师说过之后,便不再犹豫跟记者离开。

最让记者吃惊的是最后一个被测试的孩子。女孩小玉听说记者是妈妈的同事,立即把玩具收拾好跟记者离开了教室。记者拿出棒棒糖表示对她奖励。碰到站在门口的老师,老师同样上前询问。然而,面对老师的质疑,小玉不但称认识记者,甚至还称在妈妈的单位见过。

孩子跟随记者一直走到幼儿园大门口,老师一再提出质疑,并要求孩子等她打电话确认后再离开。当老师假装打完电话,并告知妈妈并没有让同事来接后,孩子这才面露犹豫,并询问记者,“你真的认识我妈妈吗?”小玉在老师的不断询问下,开始产生怀疑,并将棒棒糖还给了记者。最终,孩子在老师的劝说下决定留园。

警方提醒

安全防范

要让孩子学会分析和思考

测试过程中,记者所用的借口很老套,但被测试的12名孩子,只有一人以沉默拒绝,其余11人都要随记者离开。测试结果让人胆战心惊,但值得欣慰的是,当记者要带孩子离开时,在老师的教育和询问下,11名孩子经过思考,最终都做出了留园的正确选择。

月牙湖派出所社区民警王冬表示,如果真实的情况发生在幼儿园外,后果是非常令人担忧的。对此,她提醒广大家长,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

一定要告诉孩子,碰到不认识或者没见过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与之说话;如果对方拿出糖果、玩具以及其他极具诱惑性的物品时,更要提高警惕;如果对方提出要带自己走时,必须当面得到老师或者家长的同意;当对方强行搂抱时,一定要大声呼救,并尽可能跑到人多的地方。”王冬说,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当大人过来寻求帮助时,可以直接拒绝,要知道,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是不会找孩子来帮忙的。

同时,民警也建议家长要教会孩子区分警察、保安等穿制服的人员,遇事学会拨打110求助。也要告诉孩子,不要轻易将自己的名字、父母的名字和电话告诉陌生人,防止被对方利用。如果在商场、超市、公园等公共场所与父母走失,马上找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并告知父母的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