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校友40年前测出珠峰高度 壮汉死里逃生只剩70斤

22.10.2015  11:43

  昨天,东南大学迎来两位特殊的老人,一位是80岁的薛璋,另一位是74岁的陆福仁。这两位老人不仅是东南大学的校友,1975年还参加过珠峰测高任务,被国际社会沿用很长一段时间的8848.13米,其中就有他们的一份贡献。今年5月,包括薛璋在内的6位老队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出乎意料的是,7月1日这天,他们收到了回信。

  通讯员 许启彬 金陵晚报记者 李晨

   登山前每天长跑训练20公里

  国测一大队成立于1954年,因工作表现出色,曾被国务院授予“英雄测绘大队”的称号,薛璋、陆福仁毕业后相继加入国测一大队。

  陆福仁清楚地得记得,1975年国家计划对珠穆朗玛峰进行测绘,新组建“登山珠峰科考测绘分队”在西安选人,陆福仁成为测绘分队的八名技术人员之一。为克服高原反应,出发前,测绘分队到北京怀柔香山登山基地,进行适应性训练,每天长跑20公里。

  1975年3月初,陆福仁和队员先期抵达绒布寺大本营,开始建营,挖土、抬土、垒灶,盖起一座“帐篷城”。测绘分队的8人被安排在不同的高度、位点进行测量。陆福仁和王玉琨、李孝成守在西戎布冰川西1点,这里正是个“承上启下”的点位,通过测绘指挥所了解登山指挥部的消息,传给各个小组。

  薛璋的工作点在6100米以上,“受到严重缺氧、严寒,特别是的大风侵扰,操作仪器必须戴带手套,但是各种测量的限差不能突破,差‘“0.01’”就得返工,往往平地上一个小时就可拿下来的工作,到6000多米就得一天。”

  140斤的同在测绘大队的郁期青也是东南大学校友,昨天因故未能到场,他为此特别写了一封信,请人代为发言。当时,测绘队抵达的最高点为海拔7050米的北坳,看起来像一座500米高的冰雪长城,最大陡度达70度。拼着一股劲儿,郁期青他们登上北坳,完成了重力测量和航测调绘任务。

  下北坳后,郁期青又在雪山上连续奋战了40多天,终因体力严重透支,患了重感冒,持续10天高烧41度,后来又转成肺水肿、胸膜炎并发症,出现高度昏迷,被紧急送到日喀则野战医院。经过35天的抢救,郁期青终于死里逃生,但体重却由140多斤下降到了70斤。在北京309医院又住了160天,郁期青身体才基本恢复,但却留下了胸膜粘连、动脉硬化、静脉曲张等后遗症,牙齿也基本掉光了,那一年他才36岁。

  40年前8位参加珠峰测量的技术人员,其中2位已经去世。今年5月,在我国首次成功测定珠穆朗玛峰高程40周年之际,曾经参加首次珠峰测量的6位老同志在西安相聚,回忆往昔,心情激动,大家商量要给习近平总书记写封信。“7月1日,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党的生日这天,习总书记给我们回信了!” 习总书记在回信中充分肯定了测绘队员们的突出贡献。

   精确测定8848.13米有他们的功劳

  2005年,国家测绘局对珠峰高程进行复测,利用GPS测量等先进技术,测定出8844.43米这个最新数据。要知道,1975年那会儿可没有这么先进的技术。

  据薛璋介绍说,当时队员们以珠峰为中心,设立了许多测量站,根据三角高程原理,确定各站同珠峰之间的高差,在进行了天文、重力、气象测量等修正后,经过好几个月的精密计算,1975年7月23日新华社正式宣布精确测得珠峰峰顶的海拔高程为8848.13米。

  在1975年之前,国际上关于珠峰的高度是有争议的,印度、英国等国家相继发布过珠峰高度。8848.13米这个数字改变了珠峰高度被其他国家垄断的局面,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国际沿用,成为教科书上的权威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