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海州湾渔场放流9700万中国对虾苗

08.06.2015  18:52


  新华报业网讯 6月8日,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局投入40万元资金,在赣榆区海州湾渔场海域放流9700万尾10毫米以上中国对虾苗,经过专家现场测量、检测,虾苗规格均匀、活力健康,达到项目要求。

  连云港市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所所长陈百尧告诉记者:“按照相关省市的增殖放流的投入和产出比1∶8计算,这批中国对虾苗预计9月份可进行采捕,可增加捕捞产量20余吨,渔民将至少获得300万元以上经济收益。


  除了经济效益外,增殖放流渔业资源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是不可估量的,不仅可以快速补充生物群体、维护生物多样性,而且对于改善生物种群结构,改善水质和水生态环境,将起巨大促进作用。

  连云港市自2007年开始恢复海州湾增殖放流工作,尤其是近几年来,增殖放流苗种数量与品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连云港市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所在2007~2014年,共放流各种鱼苗92万尾,放流10毫米以上中国对虾苗5.53亿尾,各种贝类苗96吨(55000万粒),梭子蟹幼蟹1000万只等。

  连云港市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副教授徐加涛自2007年起参与海洋环境监测及资源调查项目,他对放流的效果有直观感受:“我们的调研是拖网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进行取样,在2012年前后,一网下去,只能捕到1、2只中国对虾,去年9月的调研中,我们捕到了20多只对虾。


  为了使增殖放流取得更好效果,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局呼吁,在放流苗种管护期间,广大渔民严格遵守并监督限制网具、养殖污水及药物排放规定。根据放流苗种活动区域和生长特点,放流苗种重点管护时间为5月12日至7月12日,一些重点海域3米等深线内为封闭管理海域,在管护期间严格设置纳潮防护网,在管护区域严禁架网、圈网、挡网等定置网具及手推网、泵扒网、小渔网等对苗种资源损害大的作业网具。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吉凤竹 通讯员 唐兴本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