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悲恸演绎《流亡三部曲》 纪念抗日胜利70年

01.06.2015  02:10

  5月31日,由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抗战题材歌剧《流亡曲》全国首演在山东师大千佛山校区大礼堂举行。图为,剧照。秋歌摄

  5月31日,由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抗战题材歌剧《流亡曲》全国首演在山东师大千佛山校区大礼堂举行。图为,剧照。秋歌摄

  中新网济南5月31日电(李宇潇)“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31日晚,伴随着凄凉的歌曲,抗战题材歌剧《流亡曲》全国首演在山东师范大学拉开帷幕。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师生自编自导自演,把尘封了77年的《流亡三部曲》搬上了舞台。歌曲由“一二·九”运动发起者之一的江凌先生和著名作曲家刘雪庵及叶琼共同创作,1937年发表后曾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很大轰动。

  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李海鸥告诉中新网记者,《流亡曲》的作者江凌曾任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把《流亡曲》搬上舞台,是对祖国的献礼,更是为了让年轻人真正了解这段历史。

  《流亡曲》讲述了“八·一三”全面抗战爆发后,一对从关外逃到关内的男女青年学生,在途中遇到南来北往的难民,亲眼见到被日本兵杀害的老人和小孩。随后他们在青年学生的宣传鼓励下终于醒悟,决心参加游击队奋起反抗,为死去的同胞报仇雪恨,为民族的解放而战斗的故事。

  当晚的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的大礼堂里座无虚席,在场的观众随着情节的起伏或眼含热泪、或双手紧握。“泣别了白山黑水,走遍了黄河长江。逃亡流浪,流浪逃亡。流浪到哪年?逃亡到何方?我们的祖国已整个在动荡,我们已无处流浪,也无处逃亡。”一句句歌词犹如泣血,重重砸在每一位在场观众的心上。

  “这部剧非常震撼人心,我们现在长期处于和平年代,看完这部剧以后真心能体会到先烈们为我们用鲜血为我们换来今天环境的不易。”音乐学院大二的学生宿梦琪告诉记者。“我们之前看的抗日剧、历史剧都比较偏爱情,很多都挺‘雷人’的,远不如这种舞台剧给人以震撼。

  5月31日,由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抗战题材歌剧《流亡曲》全国首演在山东师大千佛山校区大礼堂举行。图为,剧照。秋歌摄

  “现在的抗日‘神剧’太多了,抗战是很厚重残酷的东西,而现在的电视剧娱乐性太强,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对历史的篡改。只有让现在的大学生多看一些厚重的东西,引起他们的思考,才更能激发他们的爱国思想。”特意赶来看舞台剧的高中教师王昌荣说。

  南京艺术学院的教授,著名的音乐评论家居其宏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这部剧填补了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一个空白,不仅在艺术史上具有极大的意义,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在高校演出,也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它帮助了当代的年轻人正视历史、铭记历史、记住历史,而只有记住了历史,才能不让历史重演。”(完)

  原标题:大学生悲恸演绎《流亡三部曲》纪念抗日胜利70年

  稿源:中新网

  作者: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
中国将与193个国家携手向宫颈癌说“不”
        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司获悉,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