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6岁女孩长出乳房 因爱吃“活珠子”

10.04.2016  09:53

  扬子晚报网4月8日讯( 通讯员 钱莹 记者 于丹丹)六岁的琳琳来自六合,是个带点婴儿肥的可爱小女孩。因为早产儿的缘故,妈妈黄女士对琳琳的生活上一直比较仔细,现在孩子能够如此健康绝对是她的功劳。但是最近黄女士却犯愁了,两个月前女儿的乳房开始发育,开始她还没有当回事,但是到现在,琳琳的乳房已经有乒乓球大了,孩子才6岁呀,这让黄女士很是焦虑。来到医院小儿内分泌门诊检查后,诊断的结果居然是性早熟,而罪魁祸首就是当地特产“活珠子”。

  “活珠子”就是经传统孵化发育而成的鸡胚胎,煮熟后鲜甜味美,是南京六合地区特产,民间更有“童叟弱者如能常食之,有健脾、胃作用,遂而起到强身健体之功效”之说,黄女士家中就有不少亲戚从事这个生意。琳琳从四岁开始就特别爱吃,而黄女士印象中“活珠子”就是营养价值高的好东西,给孩子吃起来也不吝啬,三天两头一锅一锅的煮。但黄女士怎么也没想到这美味咋就成了“毒药”。

  “性早熟是个比较复杂的概念,造成因素也较多,好在孩子只是因为接触到太多外源性激素导致假性性早熟,后期饮食调整,加上密切观察,应该对生长发育影响不大。”据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内分泌门诊毛辰副主任医师介绍,儿童性早熟是指女孩在8岁前、男孩在9-10岁前,提前出现第二性征的发育,主要表现为儿童乳房、外生殖器官发育,生长速度加快,血液中性激素指标升高等。性早熟也分好几种:特发性中枢性的性早熟如不治疗,部分可造成体格增长提前,使骨骺愈合提前,最终身高低于正常人,另外性征过早出现也会引起心理的疾病;一部分中枢性性早熟是继发性的,如垂体下丘脑肿瘤等;假性性早熟都需要寻找致病原因,如是否有卵巢肿瘤,是否有肾上腺疾病,是否误服药物等,不能未经分类就盲目治疗。

  毛辰介绍,目前临床上真性性早熟并不多见,80%以上小患者都是假性性早熟,这可能吸收环境与食品中激素含量过多有关。就比如“活珠子”,鸡胚中必然含有生理活性物质(如绒毛膜促性腺素、雌激素、孕激素等),长期食用后,这些高水平性激素,对下丘脑-垂体产生较强的负反馈作用,故此类型性早熟发生时,虽有第二性征出现,但下丘脑-垂体的生殖中心尚未启动,因此孩子并不遵循正常性发育规律发展,也不会产生生育能力。及早发现后,经过医生专业指导,血中性激素水平下降后,性征会自行消失或减退。但如果不能及早发现治疗,即便是假性性早熟也有可能转化成真性性早熟。

  如何防止性早熟?毛辰建议,家长应该关注到孩子的一些发育特征,如果很难把握,可定期由专业医生进行体检;另外注意孩子要均衡营养、不要偏食、多户外远动、保证足够的睡眠;尽量减少环境中的性激素影响:如花粉、蜂蜜、蜂王浆、鸡胚、蚕蛹;长得很快的动物食品,反季节的水果,大豆及其制品,成人补品如雪蛤、冬虫夏草、人参,某些标榜能让孩子“长高长壮”的口服液,“高激素”食物如家禽脖子,油炸食品等。不要给孩子搽用成人化妆品或护肤品。避免接触影视、书报中有关性爱内容的镜头和文字。避免过多的光暴露:如夜间关灯睡眠。多运动,均衡饮食,避免高热量食品,防止超重和肥胖;如果发现孩子过早出现第二性征发育,身高增加过快,要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