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黑水”:跨境而来,责不过界?

25.09.2018  19:43

   灾难突然降临

   “整个河道都是黑的

  “今年水调和,螃蟹长得也漂亮,本来准备大赚一笔,笑着过日子。”被烈日暴晒皮肤黝黑的渔民朱德俊哭着说,“现在辛苦不说,投入的这么多钱,全部打了水漂。

  朱德俊是泗洪县临淮镇胜利村人,这是一个水上村,全村基本都是渔民,以养殖螃蟹和鳜鱼为生。往年这个时候大家都忙碌着准备螃蟹上市了,但现在渔民看着船上、地上堆积着的大量死螃蟹和鱼虾欲哭无泪。

  渔民孙有折算了一笔账:140多亩的塘,大概能收6000斤螃蟹,一斤50元,就是30万元,纯利润20万元,加上鳜鱼收入,一年30万元不成问题。

  “8月25日,少量污水流入洪泽湖,26日凌晨,大量污水涌来,整个河道都是黑的。”临淮镇党委书记王志明说,“污水又快又猛,渔民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螃蟹鱼虾在很短时间内死绝。

  “倾家荡产,血本无归。”泗洪县委书记王晓东说,截至目前,污水已造成2.5万多人受灾,水产受灾面积9.25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达2.34亿元。泗洪县以生态立县,是环保部命名的我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之一。“泗洪的底色就是绿色,因水得名,因水创造财富,水是我们的生命。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洪泽湖采访看到,水面上空空荡荡,渔民们聚在一起面露愁容,一筹莫展。一些渔民受不了打击,悲伤过度,住院治疗。

  胜利村党支部书记刘兵告诉记者,这几年螃蟹养殖市场好,大家将之前赚的钱又投进去,扩大再生产。现在不仅多年的积蓄泡了汤,许多渔民还向银行贷款投资,欠了一屁股外债。

  大量污水长时间的侵蚀,对洪泽湖生态系统的危害难以估量。洪泽湖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淡水湿地,共划定了10多个保护区,是一个兼具生态、经济价值的重要湖泊,但此次污染导致湖中4个国控断面监测点全部超标。

  泗洪洪泽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鄢化雨说,这次污水从新濉河、新汴河进入洪泽湖,正好经过保护区的西核心区,对湿地生态系统影响很大。

  洪泽湖还是南水北调的重要枢纽。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维新说,流域污水中重金属、农药化肥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残留问题将逐渐暴露,流域面源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修复任务将十分艰巨。

   追溯污水源头

   上游污染下游受灾

  洪泽湖污染事件发生后,环保部门立即对污水来源进行调查。监测结果显示,洪泽湖主要入湖河流中,新濉河、新汴河入境水质均为劣V类。江苏和安徽两地的环保部门经会商一致认定,初步判断原因是上游泄洪夹带污水造成。

  为了弄清污水的来源,《经济参考报》记者分两路与环保、水利、公安人员沿河而上,在安徽、河南两省看到,部分河流污染状况触目惊心。

  在安徽宿州市埇桥区的夏桥闸,流经的方河水的颜色浑浊发黑,水面上漂浮着杂物,散发着刺鼻的臭味。附近村民说:“以前可以舀水做饭吃,发洪水后黑得像酱油一样。”在方河上游,一位渔民养殖的黑鱼、鳜鱼、草鱼等受污染全部死亡。

  在安徽淮北市烈山区的陈路口闸,流经的雷河同样污染严重。当地村民指着附近的一条河沟说,这里的污水排放到雷河里,里面连泥鳅都养不活。记者沿着这条河沟看到,附近是烈山经济开发区刘庄工业园,一些工厂埋在地下的管道通向了河沟。

  安徽濉溪县濉溪镇的萧濉新河处于县城中心。河水散发出的臭味令人作呕,水的颜色黄中发黑,水面上还飘着死鱼。

  在河南境内,记者看到惠济河的一条支流马家河污染严重,乳白色、黄色、绿色及黑色物质交替出现。

  马家河边上就是开封市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沿线不仅有各种生活污水管,还有畜禽养殖场及集聚区的排管,不断有黑色的污水排入马家河。

  附近的汪屯乡大苏村一位张姓村民说:“马家河最后一直通向安徽,有化工企业经常偷排。大苏村环境不好,有钱的就走了,没钱的只能留下,生病的多。

  开封市鼓楼区一家企业的边上就是马家河。《经济参考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不断有乳白色液体从这家企业方向向河内排入,与周边的水体呈鲜明对比。“应该是存在暗管非法直排污染问题。”随行的泗洪县环保部门负责同志说。

  “之前10多天,闸口的上游来水呈乌黑色,并散发着浓烈的化工气味。”在安徽亳州市五道沟闸,一位郭姓村民说。

  “我们是典型的‘洪水走廊’,开挖了很多河道,让上游洪水下泄。”泗洪县水利局局长刘晓永说,下游费心费力治理变成绿水,上游污水一下泄,下游就变成污水了。

   以泄治污

   环保协议成一纸空文

  上游污染,下游受灾。记者调查了解到,虽然上游对污水水质早有了解,但泄洪时却未通知下游。

  原本江苏宿迁、安徽宿州等8个地级市于2012年签订的《关于环境保护合作协议》成了一纸空文。根据协议约定,上游城市提闸放水应提前24小时向下游城市通报,内容包括水质、水量、水文等情况,汛期应急提闸放水应提前6小时向下游通报。上游城市提闸放水应提前采取污染防治措施,综合考虑上下游水质情况,并对下游水质影响进行评估,严禁以泄污为目的进行提闸放水。

  “这次污水导致大量鱼蟹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溶解氧太低。上游境内的国控自动监测点监测数据显示,8月18日19时以后,水体中溶解氧从正常降到了零点几,整个时间持续到28日中午。”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总工程师张永江说,在这一关键期,下游没有收到任何信息。

  “如果光是洪水,我们就认了。但这次是污水,我们一定要个说法。”渔民们说,螃蟹已经养了6个多月,如果上游提前通知,他们可以将螃蟹鱼虾捞一部分、卖一部分、转移一部分,不至于全部死绝。

  在与江苏会商时,安徽环保部门和宿州、泗县等政府负责人坦承,紧急泄洪时未通知下游;将对下游受灾群众开展救助,并将加强协商,给予资金补偿。

  淮安和宿迁两市2016年制定的《洪泽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文本》透露,由于上游河南、安徽以及徐州地区的污水团不定期下泄,使得入湖河流污染严重,洪泽湖每年都要发生数次污染事故。

  “洪水走廊”为何沦为“污水走廊”?“泗洪基本都是客水过境。”泗洪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敏说,上游食品、制药、化工等企业较多,有些污水处置不到位,积攒起来。在台风时形成大水漫灌,不分雨水、污水全部流入河水,借着洪水,滚滚而下,从而造成全流域的污染,对下游的生态、渔业资源、饮用水造成很大的影响。

   追责赔偿扯皮

   流域内各地监管各自为政

  “每年上游基本都有污水下泄,但如果损失不大,当地政府应急救济一下,群众也没有太大的意见,但这次污水量太大,群众损失惨烈,跨境环境污染再次敲响了警钟。”江苏省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理事长胡和林说。

  跨境环境污染为何屡禁不止?《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由于跨境污染治理压力、动力及能力“三力”不足,上游部分地区“以邻为壑”,以泄洪来泄污的现象时有发生。

  首先是压力不够。江苏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副调研员唐征称,这次污染是整个区域工业、生活污水长期聚集的高浓度废水,而且经过了长途的下泄,很难找到直接的责任方,难以锁定上游具体污染企业。

  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洪水期间上游开闸放水是否提前告知下游地区,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而8个地市之间签订的环境保护合作协议也不具有强制约束力,对于责任事故的认定和赔偿问题,多方还存在扯皮现象。

  “因为涉及跨省的问题,光靠两个省很难解决。现在江苏剃头挑子一头热,就像一拳头打在棉花上,上游回应不积极。”胡和林说。

  李维新说,我国环境纠纷的处理过多依赖于上级管理部门的协调,各平级管理单元之间未建立有效的环境纠纷协调处置机制,相关部门间未形成纠纷协调处置联动机制,同一纠纷多个部门分别协调未形成合力。

  “由于跨界区域的复杂行政关系,导致双方在水污染事件发生前,信息不对称,往往只有出现重大水污染事故后,双方政府在上级部门的协调下,才采取事后合作。”李维新说。

  其次是动力不足。《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各地治污水平不一,特别是一些流域性跨省支流更是被当作排污通道,以下游为壑问题较为突出,“省际之间缺乏生态补偿,上游水质保障缺乏动力”。

  “流域是一个整体,需全方位、系统化的管理,但目前流域内各地的监管系统自成体系,各管一段,各自为政。”李维新说,现有的环境监管体系更多是从行政管理的需求出发,对流域管理的需求考虑相对较少,流域内各省、市的监管系统自成体系,缺乏全流域的综合管理和处置系统;缺少流域内行政区之间、水系两岸之间以及上下游之间的协调与互动。不同行政区之间,水环境风险信息缺乏有效的交换共享渠道,严重制约了流域水环境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环境纠纷过多依赖上级。

  还有就是能力欠缺。“流域跨境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处于‘小米加步枪’的初级阶段,很多监测弄一瓶水就草草了事。”一位环保专家说。据专家介绍,跨界区环境的有效监控与管理需要跨界区域污染溯源与责任界定、污染源动态监控、生态补偿、生态破坏纠纷调处等多项技术支撑,跨界区域水环境信息的通报和突发污染事故的协同处置以及纠纷调处等基本问题也亟待解决。

  近年来,尽管环保投入很大,但由于现有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流域内各省、市级行政单位缺乏跨界区水环境管理技术研发的动力,导致跨界区水环境管理至今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持。

   打破区划限制

   “跨境污染”痼疾待破

  洪泽湖污染再次凸显出跨境污染治理迫在眉睫,有关人士建议从多方发力破解跨境污染屡治不绝的痼疾。

  厘清政府责任。《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负责,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防治水污染。江苏省环保厅科技处处长王惠中说,相关省份需开展联合调查,推动溯源和责任界定,找出污染的浓度和梯度,“如果找不出具体污染企业,政府就是责任主体,通过这次事件,共同建立机制,对跨境污染事件发生起到预防作用”。

  推动生态补偿。《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江苏省为细化“河长制”要求,以断面为基础分段明晰属地责任,全省104个地表水国考断面,全部由涉及的设区市和县(市、区)两级党委政府领导担任“断面长”,上游达标下游补偿,上游不达标补偿下游。

  “在省际层面,也有安徽、浙江在新安江流域实施生态补偿试点。”胡和林说,洪泽湖作为南水北调枢纽性工程,水质如何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淮河流域水的流向明确,可以在安徽、河南及江苏之间开展生态补偿,既形成刚性约束,又给予治污动力。

  构建跨境预警。专家建议,此次洪泽湖污染凸显出累积性和突发性水环境风险仍将是跨境区域面临的主要水环境问题,加强水环境风险的预测预警,建立相对完善的流域水环境预测预警和风险评估系统,对跨警水环境风险事件的发生及其影响范围、影响程度,超前发出预警报告并提出预防措施,尽可能降低损失和影响,是跨界水环境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专家认为,流域迫切需要构建跨行政区、流域层面的水环境风险评估和预警平台,建立流域水环境风险监控系统,能够对突发性、累积性水环境风险实施有效监控,构建流域水环境风险评估系统,能够对流域水环境风险的发生概率、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进行准确评估,识别和确定高风险区域,搭建流域水环境风险预测预警系统,对流域水环境风险的变化态势进行预测,并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做出预警。(记者 沈汝发 秦华江 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