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水产养殖业走在全省前列

06.05.2015  12:20
        养殖——园区化、规模化
        近年来,洪泽立足“”资源优势,加强科技引领,加强现代渔业产业园区建设,加快项目的布点和实施。累计投入1.5亿元,对园区的道路、池塘、围网等设施进行改造、改建和新建,园区养殖生产条件得到了极大提高,园区环境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已建成国家级水产良种场1个,省级现代渔业园区1个,大闸蟹出口备案基地1个,500亩以上规模养殖园区24个。园区养殖面积占水产养殖总面积的60%以上。
        岔河镇唐丽夫妇承包的张桥渔场共500亩,主要从事鮰鱼、青鱼、鲫鱼等养殖和黄颡鱼等特种鱼的鱼苗培育与养殖。“在政府及有关部门帮助下,2013年我们拿到了260万元中长期贷款,长期生产资金短缺的问题解决了,我们的效益也就更有保障了。2014年,我们的渔场获得“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江苏省水产良种繁育场”等称号,纯收入200多万元。”唐丽高兴地告诉记者。
        目前,该县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10.5万亩,以优质大蟹养殖为主,去年水产品总产量5.7万吨,渔业总产值10.7亿元。
        生产——生态化、品牌化
        洪泽是省海洋与渔业局确定的首批无公害水产品产地整体认定县,目前已建成25个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49个品牌水产品通过无公害水产品认定。养殖户普遍接受了生态养殖的观念,养殖生态蟹便是成功的范例。
        “现在塘口清理消毒、种植水草、投味螺丝、小杂鱼、玉米等精饲料,这样养出来的螃蟹和湖里养的螃蟹品质没什么差别。过去一亩放养几百上千只,现在只有三四百只,多数是二两五以上的大蟹,产量下来了,价格上去了,收入不降反升。”有“洪泽湖养蟹第一人”称号的董继友向记者介绍。
        由过去大养蟹向养大蟹、养生态蟹的转变,让“洪泽湖大闸蟹”品牌更加响亮。“洪泽湖大闸蟹”先后荣获“中国十大名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功占据大闸蟹品牌建设的最高端。“洪泽湖大闸蟹”品牌在中国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评估近20亿元。
       
        销售——组织化、网络化
        随着养殖市场的健康发展,该县水产品销售体系也不断健全。2007年建成的洪泽湖水产批发市场占地16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早已一铺难求,入驻商户150多户,年交易额超过20亿元。
        近年来,该县紧跟时代发展,陆续建立了“商超对接”和电子商务流通新模式,洪泽湖大闸蟹通过“商超对接”平台直供全国100个大中城市的大超市。联合全国影响力最大的网络销售平台淘宝网,创办了全市第一家农副产品电子商务合作社,2008年洪泽水产品就开始“”行天下,走向全国,2014年洪泽湖大闸蟹成功出口香港。
        目前,该县已登记的渔业经济合作社达75个,各类协会8个。这些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拓宽了销售渠道,带动了渔民增收致富。
作者: 董 蔚 叶顺亮 龚建军 黄育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