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洪泽区建设用地“双减量”试点运作模式日臻成熟

23.06.2017  14:41

      作为全省建设用地“双减量”试点,洪泽区以规模控制、稳步推进为原则,创新举措,逐步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双减量”试点运作模式。一是权益保障坚持五大机制。坚持项目实施公开化,采用调查前公众调查、意见征询、结果公示等公众参与方式,最大程度保障村民相关权益。坚持项目建设自愿化,采用自下而上自愿申报的方式,并进行现场踏勘和审查。坚持安置方式多样化,采取中心村集中安置、集镇安置、城区安置、货币安置等多元安置方式,确保农户最大程度分享土地改革红利。坚持土地权属固定化,复垦后的土地,不改变使用权,同时新增收益权,提倡农户在自愿基础上实行土地流转。坚持维权服务制度化,组织联合法律援助组全程参与,提供法律指导、咨询和援助。二是工程实施 “133”管理办法。“1”,即政府包干制,国土部门核算面积,按亩均8-10万元拨付项目资金,由属地政府具体组织实施。“3”,即严把“项目核查、资金拨付、进度督查”三关,由国土、财政等单位组成项目督查组,对项目跟踪督查。另一个“3”,即督查组检查、区级验收、市级验收三级联动,确保“双减量”试点工作高效率、高质量、高标准推进。三是指标管理实行“二八”政策。封闭运行,建立复垦项目库、实施并通过验收备案后,依据确认总面积的80%挂钩指标使用,建新后结余的20%净增耕地用于全省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总量的增加。四是资金筹措采取“一主三副”方式。坚持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导,以统筹涉农资金、搭建融资平台、争取上级补助为辅助,多元化拓展资金渠道。
      2016年洪泽区“双减量”试点面积2245亩,总投资1.813亿元,项目工程已全部结束并通过验收,指标入库管理。全年使用“双减量”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400余亩(按新增指标80%规模使用),符合“近期减增量、远期减总量”的目标要求。2017年洪泽区“双减量”项目面积2200亩左右。(刘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