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夜点花烛是想借烛光灵气生聪明孩子? 专家:不可信

23.04.2015  20:32

龙虎网讯 “洞房花烛夜”被古人视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烛影摇红,红袖添香,令新婚伉俪迷醉春宵。很久以前,人们习惯地把完婚的新房称作“洞房”。把新婚之夜称为“花烛夜”。网络传言,洞房一词源于原始社会,男子求偶须把女人敲晕拖入洞中,始有洞房一词;而新婚之夜点蜡烛的风俗则是借助烛光灵气,生出聪慧的麟儿。但专家直呼:“网络传言,不可信也!

著名民俗专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东南大学教授陶思炎指出,“洞房”一词出现很早,不过最初并不是指结婚的新房。陶教授解释,古汉语中的洞,可取意为“幽闭深邃”。洞房最初指隐蔽的内室。他还用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日本举例,日语称呼妻子为奥さん,奥字有深藏的意思,意为隐蔽的房屋,日本将军后宫的住所称为大奥,意思为里屋、内院,受“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影响,里屋引申为妻子。而洞房也渐渐演变为婚嫁、娶妻之意。

据说,汉代大才子司马相如曾赋了一首《长门赋》,描述了失宠的陈皇后得知武帝许诺朝往而暮来,于是苦苦等待。可是天色将晚,还不见君王幸临,于是她独自徘徊,只好“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这里的洞房就不是指新人完婚的新房,而是指幽深而又豪华的居室。

到了唐代,洞房一词频频用来指代男欢女爱的场所,借以描写“闺情”。如“落叶流风向玉台,夜寒秋思洞房开”(沈佺期《古歌》),“莫吹羌笛惊邻里,不用琵琶喧洞房”(乔知之《倡女行》)等都是例证。这些“洞房”还不是专门指新婚卧房的词汇。由于盛唐时佛教流行,洞房还曾用来指僧人的山房,王维就有“洞房隐深竹,清夜闻遥泉”(《投道一师兰若宿》)的诗句。

直到中唐以后,洞房才渐渐引申为新婚婚房。诗人朱庆馀在《近试上张籍水部》诗中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双双拜了天地,又拜了丈人、丈母,然后交拜礼毕,送归洞房做花烛筵席。

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里更有“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佳句流传后世。此后,洞房也就慢慢成为新婚夫妇新房的专称,一直沿用至今。

提到“洞房”,就不免会联想到“花烛夜”,陶思炎介绍,燃红烛风俗的背后有个灵异故事,民间传说,很久以前有个女子在新婚前夜不幸死去,化为一种叫“”的厉鬼,专门夺走新娘的生命,从而取而代之,完成她做新娘的遗愿。为了避免“”在黑暗处作祟,就会在婚房点燃一对龙凤图案的红烛,彻夜长明。

不仅如此,古代新娘照镜子、新郎对花轿射箭,盖红盖头,上轿之前点火盆等风俗也是为了趋避这位“”鬼。陶思炎表示,随着历史的发展,久而久之,婚礼风俗本质从避凶走向了纳福,鲜有人知道避煞的典故。而花烛夜所用的龙凤烛上的一龙一凤,有着对新人阴阳和合,鸾凤和鸣的祝福。

新婚之夜,你点花烛了吗?

(记者赵苡初)

来源: 中国江苏网   编辑:孙婧

滨江新城新增三个新型公交站台方便市民候车
昨天,市民刘女士乘坐公交车到市政府西大门时发现,靖江网
北大商学院镇江总裁班“牵手”城南挖掘商机
北大纵横商学院江苏分院镇江总裁班学员日前组团来到我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