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泰州海陵周珣彧:办案经历就是财富

29.09.2016  17:09

  人物档案:

  周珣彧,1984年4月出生,现任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检察院公诉局局长。从检8年来,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获得泰州市首届公诉人与律师电视论辩赛最佳辩手等称号,2016年3月,荣获第七届江苏省十佳公诉人称号。

  说起周珣彧与法律的结缘,不得不提一部电视剧。1990年,6岁的周珣彧无意中看到了一部港剧——《法网柔情》,剧中律政佳人在法庭上旁征博引和对手斗智斗勇的情节,让她羡慕不已,小小年纪就萌生了长大后从事法律工作的念头。18年后,她如愿以偿考入泰州市海陵区检察院。从检8年多来,周珣彧一直奋战在公诉一线,从稚嫩到成熟,将一次次经历升华成一个个经验。

 

  学习:耐心装订每一本卷宗

  刚刚参加工作时,周珣彧到公诉工作,满怀办案希望的她,开始主要是负责整理办案材料,装订卷宗、归档等杂碎事情,她心中颇为失落,这跟她想像中公诉人的形象完全不同。不过,天性乐观的她很快说服了自己,360行,行行出状元,一定要从无趣中品出有趣。

  周珣彧没有小看整理卷宗,从里边发现了窍门,比如,卷宗装订结束后,用石头可把又厚又硬的卷宗封皮压得平整;电钻钻孔时,钻头与卷宗要成九十度就能装订得很整齐;装订时戴上手套,这样扯线手就不疼……

  经过一番摸索,周珣彧很快成了装订卷宗的“能手”。即便是数百页的卷宗,只要到了她手里,排序、码齐、钻孔、抽线、打结,很快就能装订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效率的提高,节省了好多时间,周珣彧利用这些时间翻阅了大量的卷宗,虽然当时还没有独立办案的资格,但她已经学到了基本的办案知识。

  积累:用心做好每一份笔录

  半年后,周珣彧开始担任部门内勤,看似平常的内勤工作,其实千头万绪。周珣彧没有退缩,从受理案件、填录报表,到完成部门调研材料、统计分析、工作总结,再到卷宗归档、文件分发,她都完成得井井有条,成了部门负责人的得力帮手。

  两年半的内勤经历,使周珣彧收获了宝贵的管理经验和统筹全局的眼光,为日后从事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9年,周珣彧朝办案迈进了一步,开始为办案人员做笔录。

  做笔录是书记员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而要做好一份笔录,打字快仅是最基础的要求。开始的时候,周珣彧不得要领,以为记录就是把一问一答如实记下来,几次笔录做下来,她累得要死不算,还没得到一句检察官表扬的话。

  后来,在同事的指点下,每次做笔录前,周珣彧都会认真翻阅卷宗,熟悉案件相关的人名、地名,以及案件的基本事实、证据,提前做好功课。

  很快,周珣彧所做的笔录就得到了同事的夸奖: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一目了然。然后,周珣彧就成了公诉部门的“红人”,办案人员提审找书记员时,首先想到的都是她。有一次,两名办案人员为要周珣彧做书记员,争得面红耳赤。

  成长:精心办理每一个案件

  厚积而薄发。2011年底,被任命为助理检察员后,周珣彧很快挑起了办案的重担。

  严谨、高效是周珣彧办案的特点,“办理过某类案件,就要有某方面经验,成为某方面的行家。”是她的口头禅。

  办案时,周珣彧喜欢挖掘每个案件的问题点,进而提炼出一批案件的共性和每个案件的个性,正因为有了这个过程,再办理疑难复杂案件就不觉得十分吃力。

  2016年7月,在办理陈某等人涉嫌污染环境罪一案时,关于嫌疑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如何处理,周珣彧与案件承办人产生了意见分歧,为了能准确定罪,身为部门负责人的周珣彧和承办人一起加班加点,翻阅了大量资料,上网查询类似判例,为了弄清经济损失计算方式是否合理,周珣彧仔细审查鉴定意见,对不懂的问题,与承办人一起去鉴定机构向专家请教,细致的审查工作,使得案件顺利办结。

  2011年至今,周珣彧累计办理各类刑事案件400余件,出庭支持公诉260余件;成功抗诉1件;追诉到案7人,均已得到有罪判决。

  “平时的一滴滴汗水,就是成长的一级级阶梯。经历就是财富,世上没有长生不老药,唯有永远有梦想,保持不断前进的步伐,才是人生的不老仙丹。”,这是周珣彧的座右铭,像是对她自己说的,又像是与同事们共勉。(通讯员 葛东升 唐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