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民警数百通电话相助 失联50年的亲人终被找到

24.08.2015  20:19

  新华报业网讯 跨越半个世纪的风雨,跨越七百多华里的地域间隔,在泰州热心民警的不懈努力下,来自连云港市赣榆区的寻亲者孟宪振,终于在泰州找到了失散50余年的大爷爷家后人。

  8月20日下午,泰州公安局海陵分局凤城派出所接待大厅,来了一位面容黝黑、神情无助的中年男子,他叫孟宪振,是来寻找失联50年的大爷爷一家。这位48岁的男子是连云港市赣榆人,他的大爷爷孟广胜解放前曾是国民党士兵,解放后因故没能回乡,而选择在泰州定居。1954年,由于家中父母病重,孟宪振的爷爷曾来泰州找过大哥,但孟广胜因无法放心妻儿未能成行,兄弟俩就此失去联系。

  后来,孟家人陆续来泰州找过几次,但都没有结果,这事儿也就成了孟宪振的爷爷和父亲的一块心病。孟宪振的父亲临终前,唯一的牵挂就是大伯孟广胜一家至今找寻不到。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孟宪振只身一人来到陌生的泰州城,唯一的线索就是大爷爷一家曾经住在泰州南门高桥附近的牛市巷,有两个儿子。可到了目的地,孟宪振顿时傻了眼,哪里还有什么牛市巷,只有一片在建的住宅楼。没了头绪的孟宪振,只好来到凤城派出所求助。

  孟宪振告诉民警,他的大爷爷名叫“孟广圣”。民警为此搜遍了公安户籍档案,都没有找到这个名字,再查牛市巷,凤城辖区仅有一户人家,根本不姓孟。就在大家心灰意冷之际,不肯放弃的档案员将派出所老档案一本本地翻看查找,终于在一本1974年的档案中找到一个叫“孟广胜”的,也曾是一名国民党士兵,家住通江路66号。这个“孟广胜”,到底是不是孟宪振口中的大爷爷“孟广圣”呢?民警找到了通江路所辖派出所,确认通江路就在南门高桥附近,也就是说“孟广圣”很有可能就是“孟广胜”,可通江路早已拆迁,仅凭一个地址怎么才能找到孟广胜一家呢?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民警对通江路62号到70号的52户居民逐一电话联系,有一位刘老太向民警透露了一条讯息,她确实有个姓孟的邻居,以前当过兵,几个子女中有两个儿子,但通江路拆迁后,就不知道对方情况了。线索到这里又一次断了,就在大家为再次失去线索苦恼时,刘老太的女儿给民警打来电话,说她隐约记得孟家女儿的儿子在市政府部门工作,姓汪。为此,民警又对市区的汪姓男子逐一进行电话排查,终于找到一位自称外公名叫孟广胜的男子。

  在民警的牵线搭桥下,孟宪振和孟广胜的子女终于见上面。原来,孟广胜已去世多年,临终前并没有留下关于老家的只言片语,其子女也想认祖归宗,却根本无从找起。孟家老大激动地抓着孟宪振的手,连声说:“真要好好谢谢民警,我们这么多年终于找到根了!

  通讯员 赵舟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顾介铸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