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取得新突破

24.12.2015  13:17

      今年以来,为全面推进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泰州市政府成立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下发《泰州市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实施意见》,该市民政局联合财政局投入100万元通过招标方式购买社会服务,不断加强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全面推进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基础工作网格化、对象估评指标化、监护督导法治化、介入服务项目化、方法手段信息化、政策措施融合化。

      一是科学界定未保范围。把所有未成年人分为重点服务对象和扩展服务对象、间接服务对象。重点服务对象为困境未成年人,包括因监护人服刑、重病、遗弃等原因实际无人监护的未成年人,因监护人经常性忽视、家庭暴力等得不到适当监护的未成年人,因家庭贫困面临辍学和失去基本生活保障的未成年人,有流浪经历的未成年人,因拐卖、非法雇佣等陷入困境的未成年人等五类;扩展服务对象为所有未成年人;间接服务对象为未成年人家庭。分析评估后筛选出需要保护的未成年人2235名。

      二是科学确定未保标准。制定《泰州市未保对象评定标准(试行)》,从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的社交状况、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的经济状况、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的心理状态、未成年人家庭的监护能力等多个维度,将所有未成年人分为五个相应的困境级别。根据不同等级确定相应的保护主体和保护措施,对一、二、三级服务对象,逐个制定工作方案,落实社区监护督导责任、社会组织帮扶服务内容、相关部门行政保护措施。对四级服务对象,以社区为单位委派专职社工开展小组活动,加强教育引导,帮助解决困难,定期进行家访,提升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三是科学定位工作规程。按照“数据采集——专业评估——转介服务——督导评价”的未保工作流程,组织开发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信息系统,纵向贯穿市、区、街道、社区,横向链接民政、教育、人社、卫生、残联等相关责任部门和社会组织。实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基础信息数据共享、动态更新,帮扶服务网上转介、实时记载,干预成效全程监督、定期评估,探索出“政社互动”、“三社联动”工作新路径。被列为第一批重点保护对象的310名未成年人,经过半年多的社工跟踪服务,已有175名未成年人走出困境。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