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六月黄”螃蟹新鲜上市

14.08.2015  13:08
六月黄”螃蟹。
顾日升 摄

  □本报记者顾日升

  中国江苏网8月13日讯 菊花黄,蟹黄肥,说的是菊花盛开的时候,是螃蟹最肥最好吃的时候,那个季节通常要在农历的九月左右。兴化市科兴水产养殖合作社通过5年的探索,养殖出了在农历六月就上市的螃蟹,并美其名曰“六月黄”。

  “个子不大,腿也有点软,但肉质鲜美,膏黄肥满,吃起来别有风味。”近日,一位“吃货”品尝“六月黄”后如此评价。

  行情不好时“歪打正着

  7月20日一大早,科兴水产养殖合作社理事长张建楼来到蟹塘收捕蟹的网笼。“一会儿上海客商要来提蟹。”张建楼说,7月10日“六月黄”螃蟹上市后,每天销量都在100多斤。

  张建楼告诉记者,养殖“六月黄”这种早熟蟹,纯属歪打正着。2011年春,蟹苗市场行情不好,张建楼一个20亩的蟹塘里的蟹苗很难卖掉,便将特别小的蟹苗捕上来放入河沟,稍大点的留塘养殖。“当时塘里究竟有多少蟹我自己也不清楚,很随意地投喂饲料,7月初蟹的规格到了一两三左右,考虑到密度过大,便捕上来一些出售,谁知很抢手,一斤卖到了二十七八块。”看到市场商机,张建楼在一个月内将蟹全部捕捞上市,然后投放青虾苗。

  年底一算账,效益还真不错:螃蟹亩产120斤,亩产值3240元,纯收入1200元;青虾每亩产量40斤,亩产值1800元,纯收入1200元。这样,每亩合计纯收入达2400元,而其他养蟹户多半亏损。

  每亩投放蟹苗2000只左右

  常规蟹塘长满水草,而“六月黄”的塘口水草稀疏,塘面上还浮动着一些“竹把”。

  “竹把”,是用竹枝扎的,作用是代替水草,供螃蟹栖息、蜕壳。张建楼解释,如果水草太多,就会影响后茬青虾的养殖和捕捞。

  张建楼通过不断试验,掌握了“六月黄”的养殖技巧:每亩蟹苗投放密度以2000只左右为宜,规格在每斤二三十只,尽量挑个子大、能吃能长的那种;投放螺蛳,量只要常规螃蟹的一半即可。

  由于投放的都是生命力强的蟹苗,加之养殖方法得当,目前单个“六月黄”重量上升到了一两八以上。今年,合作社养殖“六月黄”的塘口已扩大到5口,总面积达110亩。

  价格追上大规格公蟹

  “六月黄”养殖期间,水质相对较好,蟹发病相对较少。

  由于上市早,抢了市场先机,“六月黄”的市场行情5年来一直都很稳定,批发价在27元左右,这相当于去年4两规格的公蟹的价格了。

  据介绍,目前“六月黄”螃蟹亩产量已上升到了200斤以上,青虾亩产量在100斤以上,除去租金、蟹苗、饲料、电费、人工等各种成本,纯收入合计可达5900元左右。

  “在目前蟹价趋低的情况下,养殖‘六月黄’不失为一个好途径,既填补了市场空白,满足了消费者需求,又避开了秋后大闸蟹集中上市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兴化市水产局局长王福全说。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