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上半年收获115个蔚蓝天

30.07.2015  17:12

  今年上半年,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交出了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据国家环保部环境监测数据显示,1至6月份,市区PM2.5平均浓度为6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5%,超额完成国家考核要求。

  另一项监测数据也表明泰州空气质量正在持续改善。今年上半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达标率为63.5%,同比上升9.4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上半年的181天中,空气优良天数达115天。

  为何泰州市的蔚蓝天越来越多?促进大气质量持续改善,下一步工作有什么安排?近日,记者走访了市环保部门。

   多措并举留住蓝天白云

  留住“蓝天白云”,泰州市上半年采取了哪些措施?

  泰州市环保局污防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突出源头治理,着力削减排放。一组数据足以说明治理力度。上半年,泰州市劝退多个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境污染严重、物耗能耗高的投资项目,投资总额达5亿元;持续推进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完成江苏苏源热电、江苏长强钢铁等企业的脱硫、脱硝和除尘改造项目19个;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市财政安排1553.62万元专项补助资金用于市区燃煤锅炉整治,并多次组织环保、质监、安监等部门对燃煤锅炉整治工作进行现场督查,全市今年以来关停整治燃煤锅炉211台(座)。

  另一方面,突出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治理。在机动车尾气治理方面,深入推进加油站和油罐车油气回收改造,实现全市加油站和油罐车油气回收改造率均为100%。同时,全市共淘汰高排放机动车16000辆,完成年度任务的75.7%。机动车环保检测率和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发放率达90%以上;在扬尘治理方面,制定出台《泰州市区建筑工地扬尘管控考核办法》,将建筑工地扬尘管控与招投标挂钩。同时,启动市区渣土车密闭改装工作,到6月底,市区已完成50辆渣土车的密闭改装;今年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也是亮点频频,夏季秸秆禁烧工作实现国家、省通报“零火点”,并实现了小麦秸秆还田率9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95%以上。此外,还对全市产生挥发性有机物的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指导。上半年,共完成24项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工程,整治完成率65%。

  此外,泰州市还强化行政推动。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召开会议、督查督办,推动打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年底前淘汰所有“黄标车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起点没终点。泰州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下半年,泰州市将谋实招、出重拳,努力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升到新的水平,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在工业污染治理方面,泰州市计划重点督促5家企业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按时完成提标改造任务;在挥发性有机物整治方面,督促相关3家企业抓紧实施既定的泄漏检测修复方案,并加快推进泰兴、高港、姜堰三个化工园区及滨江工业园区内的8家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

  尘源管控依然是下半年的整治重点。泰州市将全面推行建筑施工标准化,进一步提高工地扬尘防治管理水平,严禁未落实扬尘管控措施的工地开工建设;为加强道路扬尘控制,泰州市将增加主次干道、主要支路的作业频次,提高道路机扫率。同时继续推进渣土车辆密闭化改造,确保9月30日前全部完成市区280辆渣土车的密闭改装。

  泰州市还将强化移动污染源治理。重点是机动车尾气治理,泰州市将加强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管理,同时督促靖江、兴化尽快划定“黄标车”限行区域,年底前确保淘汰全市所有在用的“黄标车”。

   启动PM2.5源  解析研究

  “泰州PM2.5都来自哪里?哪一项源头占大头?”泰州市已经启动相关研究,计划于明年年底公布PM2.5源解析初步研究报告,并将于2017年绘出PM2.5来源的“图谱”。

  PM2.5源解析,就是对PM2.5的来源、化学成分、物理结构、数浓度、粒径分类、区域输送、转化生成等进行系统性研究。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程滢说,“一旦我们知道了PM2.5的来源,大气污染治理就有了方向,对症下药,不仅避免了做无用功,还能起到最佳的效果。

  程滢介绍,泰州市将和相关高校合作开展PM2.5源解析工作,从今年10月份起,完整采集一年的大气污染物相关数据,然后综合考虑我市日常监测指标、污染情况、地域特征、产业结构等因素,全面分析空气中污染物来源的贡献度,并计划于2017年底前提交PM2.5源解析技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