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市村庄绿化成效显著
去冬今春以来,泰兴市认真贯彻落实省、泰州市林业绿化工作会议精神,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市”为载体,以加快林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建设“结构稳定、生物多样、优质高效、景观优美、功能完备”的林业生态安全体系和产业体系为目标,以“五绿”(绿色通道、绿色林网、绿色家园、绿色产业和绿色保护)工程为抓手,突出村庄绿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大力推广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提高对村庄绿化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加快村庄绿化步伐,提高村庄绿化水平,突出绿美乡村建设主题,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泰兴,全市7个森林生态示范村、13个绿化示范村自查验收已经达到省级标准。
组织领导有力,群众参与积极
市委、政府高度重视村庄绿化工作,将森林生态示范村建设工作列入年度综合考核内容和绩效考核内容之一。根据江苏省林业局关于印发《2015年全省绿美乡村建设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苏林造[2015]1号),进一步完善了市森林生态示范村建设标准及验收办法,结合面上林业绿化先后2次召开了村庄绿化现场会、推进会,市委市政府分管负责人3次组织对森林生态示范村建设工作进行专项督查评比,要求乡镇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重申考核责任机制,合力推进森林生态示范村建设工作。结合“生态市”创建,广泛开展宣传发动,组织党员干部义务植树,发动群众投资投劳,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全民参与共建、推进全市达标的良好局面,形成了“人人齐动手、户户齐参与、村村有行动”的创建氛围。
规划详实科学,绿化品位较高
以村为单位科学制定详细的绿化造林规划,将规划落实到年度造林计划,落实到造林地点,具体做到了“四个结合”。一是村庄绿化与造林绿化相结合。以江苏省林业局《2015年全省绿美乡村建设工作指导意见》、《泰兴市森林生态示范村建设标准及验收办法》为标准,确定了适应泰兴市村庄绿化发展的几种模式,依据镇村实际,确定了道路绿化、河道绿化、庭院绿化、农田林网和单位绿化的主推树种,引进推广樟叶槭、山凡、中山杉、黄金枸骨等新树种。通过大力发展乡土树种,广栽特色经济林果,突破了栽植银杏、女贞占绝对地位的状况,加大了广玉兰、桂花、栾树等高档常绿树种、落叶树种的配套使用,确保乔木树种达10个以上,还引种了油桃、核桃、猕猴桃等经济树种,丰富树种的多样性,做到错落有致、四季有景、各具特色,进一步美化了村庄。在实施过程中坚持先易后难、顺序推进的原则,优先搞好农户住的庄台范围内的绿化,着力抓好村庄内的路、沟、渠等绿化大框架的打造,逐步向外围推开。二是村庄绿化与重点项目相结合。根据市委、市政府精心打造每镇2公里绿色河道、5公里通村公路绿色通道的要求,在镇与镇、村与村之间打造高标准的绿色通道工程,建成了展示新农村形象的新窗口。同时,突出抓好省道、市乡公路绿色通道的抚育管理,做好沿线的村庄环境整治和清障去杂工作,狠抓绿色通道巩固完善,提升全市绿化品位,改善对外形象。三是村庄绿化与高效林业相结合。重点围绕葡萄、桃树、梨树、花木等特色产业,推进高效林业与村庄绿化有机结合,大力培植村庄绿化的“后花园”和高效林业的示范基地,实现了村庄绿化与农民致富增收的有机统一。宣堡、虹桥、张桥等镇共流转土地2000多亩,引进外地老板发展林果园艺,新栽桃、梨树600多亩、苗木1000多亩;姚王镇、新街镇、河失等地新扩葡萄、桃树400多亩;济川街道、姚王流转土地建设城郊森林1000多亩。今年,全市已新增高效林业种植4000多亩。四是村庄绿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主要将村庄绿化与环境综合整治、星级康居村创建有机结合,优先将环境整治到位、绿化基础好、干群积极性高的村纳入创建范围,实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以奖代补,推广姚王镇、元竹镇几个村集中连片打造的经验,着力形成区域特色。
工作重点突出,典型带动显现
为全面推进村庄绿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泰兴市坚持典型引路,充分发挥典型的引导作用。一是大力推进村庄河道绿化。坚持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与市重点工程相结合,将环境综合整治、河道整治与村庄绿化相结合,做到河道整到哪里,树就栽到哪里,公共零星隙地全部绿化到位,实现水清、岸绿、景美。二是大力推进道路绿化。围绕提升村庄绿化新形象,严格按照绿色通道建设的标准和要求,突出抓好镇村主干道和环村庄主要道路两侧的绿化,进一步构建路畅、景美的绿色走廊。全市新建绿色通道100多公里,建成16条村庄通村公路绿色通道。三是大力推进庭院绿化。动员村民见缝插绿,利用家前屋后空地,栽植桃树、柿树、石榴、葡萄等经济林果,栽植桂花、楝树、迎春花、美人蕉等一些乔灌木和乡土树种,提高绿化景观效果,彰显村庄绿化特色,做到乔、灌、木,花、果、林相结合,增加产出效益,着力营造自然舒适的人居环境。今年来所有农村村居都启动了村庄绿化工作,新栽各类苗木100多万株,各村都新建增加了公共绿地的面积,新建了农民休闲健身广场,设计了绿化、美化村庄的宣传橱窗,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提高村庄绿化的文化品味。打造了河失镇印庄村、济川街道南郊村、新街镇野肖村、黄桥镇双桥村、宣堡镇梅埝村等一批村庄绿化的新典型,培植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新亮点。济川街道南郊村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以生态旅游村为定位,多方筹集资金100多万元建设了10多亩农民休闲广场,全村公共绿地达1万多平方米,引进能人种植花卉苗木500多亩,集观光休闲与一体,建成了生态旅游村型的森林生态示范村;宣堡镇梅埝村以生态、历史文化特色为重点,以“打造生态旅游美村、构建和谐宜居靓村”为主题,以森林公园为依托,大力发展高效林业,突出银杏之乡的历史文化特色,建成历史文化型绿化示范村;河失镇印庄村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村庄的自然、经济条件, 按照“碧水、蓝天、绿色、清静”、人与自然和谐合一的目标,利用公共绿地景观、道路绿化、四旁隙地绿化、庭院绿化、环村林带, 突出“三网”建设, 确保绿地分布的均衡性、绿地比例的合理性,注重地方特色,营造出“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优美平原风光, 建成了农田林网小网格,平原风光型村庄绿化示范村;黄桥镇双桥村在家前屋后、池塘沟边新栽香樟、广玉兰、迎春花、紫玉兰、独杆红叶石楠等各类绿化苗木和枇杷、桔子等果树3万株,进一步完善村庄绿化及基础设施建设,还大力发展高效农业1000多亩,其中高效林业100多亩,并投资30多万元,建设3000多平方米的公共绿地,提升村庄绿化品位,建成了林农复合经营型的绿化示范村。
资金筹集全面,投入机制多元
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建成绿化示范村,每村奖励3-10万元,黄桥镇、滨江镇对创建的示范村奖励资金在市级奖补基础上1:1配套奖励;济川街道在市级奖补基础上对新栽苗木每株树木实行3-20元不等的补助外每村再奖励8千元。各地积极创新投入形式,在财政投入的同时,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村庄绿化造林。河失镇印村动员本村能人捐资30多万元,踊跃投资村庄绿化事业,全村所有绿化工程化施工,项目化管理;姚王镇王堡村、济川街道房元、宣堡镇毛群村以省市绿化现场会为契机,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开展义工服务,不计报酬,主动参与栽植和管护。此外,各地还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通过公开拍卖、转让绿化使用权的方式,利用路、沟、渠两侧等十边隙地栽植绿化苗木,苗木出售后的收益由承包者、农户与村集体按一定比例分成,并由承包者将苗木补栽到位,实现了以林养林。今年以来,全市广大干群参与村庄绿化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新吸引各类社会资金500多万元投资村庄绿化,不仅拓宽了造林绿化的投入机制、落实了管理机制,还进一步提升村庄绿化建设品位。
管护责任落实,绿化成果巩固
造林期间,市林业局技术人员分工到每个乡镇,严格把好苗木和栽植质量关,及时解决村庄绿化中的技术难题,确保了村庄绿化顺利进行。强化技术指导和管理措施的落实,在电脑上绘制好每个村庄及绿化的GIS图,并初步测算出绿化覆盖率,逐村提出森林生态示范村创建的建议,专题召开了林木管护工作现场会,下发了《关于加强林木管护技术意见》。组织技术人员加强面上工作督查,指导各地及时做好水系配套、清障去杂、林下间套等工作,提高了林木管护工作水平。积极探索专业养护与义务管护相结合的路子,成立村庄绿化管护专业队伍,健全村规民约,落实管护资金,明确管护责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推广垃圾清运、河道管护、路道保洁、林木管护等“五位一体”的绿化管护新模式,落实管护队伍和管护资金,做到管护队伍有落实、管护资金有保障、管护责任定到人,提高了新栽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切实加强林木病虫害的监测,先后发布《森防情报》6期,及时指导各地开展病虫害防治,巩固了绿化造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