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工会“三举措”确保工会工作“三个同”

05.08.2016  22:06

        本网讯   泰兴市总工会认真贯彻泰兴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委工作会议精神,采取三大措施谋划下半年,确保工会工作与党政同步、与大局同频、与目标同向。

一、坚持“发展为先”的工作理念,扎实推进主题劳动竞赛,为“十三五”良好开局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强化宣传力度,扩大劳动竞赛的影响面和覆盖率。将宣传教育贯穿于劳动竞赛的全过程,营造良好竞赛氛围。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电台等传统新闻媒体和网络等新兴媒体,宣传报道劳动竞赛的相关信息以及各单位开展劳动竞赛的经验和成果,不断扩大劳动竞赛的社会影响力。在发动职工参与积极性的同时,主动与企业行政沟通争取支持,既要使劳动竞赛服务企业增产增效,又要让职工从中受益,享受竞赛成果,实现企业与职工“双赢”,激发劳动竞赛活动的旺盛生命力。

完善保障机制,多措施保障劳动竞赛活动落到实处。市总工会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职工技能比武和职工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投入,用于奖励在劳动竞赛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同时,要求各基层工会也要建立健全劳动竞赛组织机构,逐步建立起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劳动竞赛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考核与评估,进一步鼓励一线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创新、创造,激发职工开拓创新的能力。

创新活动载体,围绕供给侧改革开展转型升级竞赛。加强分类指导,使竞赛在制造业、服务业、新兴产业普遍开展,覆盖各类区域,同类型企业之间也可以开展行业性劳动竞赛。在竞赛的内容方面,围绕新知识、新业务、新技能开展劳动竞赛,注重挖掘和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资源,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师徒帮教、技能培训等活动,促进生产型、技能型、智能型竞赛交相辉映。以“五比五赛五个确保”、“三比一降”和争创“工人先锋号”、“职工科技创新”、“职工技能比武”、“劳模创新工作室”等竞赛为载体,实现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的劳动竞赛形式,推动全市劳动竞赛工作深入发展。

明确目标定位,进一步激发职工创新创优潜能。围绕“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的目标定位,以提高职工劳动技能、创新能力为主线,广泛开展技术创新、技术攻关、发明创造和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引领职工积极投身“双创”行动,培育选树一批知识型职工,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创新成果。大力推动“工匠精神”在泰兴落地生根,把“工匠精神”融入到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改革发展的每个环节,推动完善职工技能培训、技能练兵、技能比武、技能晋级“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努力造就一支有技术、能发明、会创造、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技能大军。

二、坚持“职工为本”的工作导向,推进普惠服务与精准帮扶的有机结合,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工会组织的独特作用。

大力实施素质建设工程。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作,推动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有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积极参与制定各类鼓励职工提升素质的政策法规,为职工学习成才提供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主动争取政府及相关部门对职工教育培训补贴政策的落实,多方筹集职工教育培训资金,并向农民工技能培训适当倾斜。督促和监督企业落实工资总额的1.5-2.5%用于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并确保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总额的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的教育培训,将此项经费落实情况作为厂务公开和集体合同的重要内容。加强职工教育培训阵地和职工文化阵地建设,加大投入,支持其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师资力量,推进建设功能完善、服务体系健全的职工文化活动场所。市总将加快工会职工教育培训网络建设,争取用1-2年时间,建立起体现工会特色、公益本色、满足职工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的全媒体工会网络教育培训新平台,大力发展在线教育,搭建智能化、移动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职工在线学习平台。对在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中取得相应学历或通过职业技能鉴定的职工,督促落实相关待遇;对取得优异成绩和重大贡献的职工,给予特殊优惠政策和奖励。

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 切实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依然是下半年工会工作的重点。开展“秋季要约”行动,正常举办乡镇、园区和规模以上企业工资协商指导员培训班,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面达到100%,一线职工工资平均增幅10%以上。健全完善全市劳动关系预报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续聘法律顾问团,同时吸纳工会法律援助志愿者参与职工维权工作。畅通12351维权热线、维权QQ,及时处理职工来信来访,推行农民工工资“一卡通、双代管”试点,实现农民工工资由被动清欠向主动防欠转变。充分发挥好工会组织在推动供给侧改革中的作用,配合政府及相关企业积极做好职工转岗分流、生活安置、权益维护工作;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职工权益保障工作的新情况新挑战,研究化解过剩产能进程中工会组织在源头参与、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创业扶持、生活救助、法律援助、宣传引导、心理关怀等方面的新思路新措施,发挥工会组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积极作用。

开拓帮扶服务新格局。将工作重心向一线倾斜,赋予基层工会更多资源。采取集中培训、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特别抓好新任工会主席和工会干部的培训工作,帮助他们更新知识体系,掌握帮扶服务工作的新内涵、新要求。选树典型、宣传推介,充分发挥区域内龙头企业、骨干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让企业经营者看到帮扶服务工作的巨大生机与活力。同时,解决好“上边热、下边冷”的现象,市总机关和乡镇(街道)、园区工会干部力量向下、重心下移,进万家门、访万家情、结万家亲,向企业经营者灌输帮扶服务工作的新理念、新内涵,介绍成功经验做法,让企业经营者打破固有思维,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帮扶服务阵地建设,培育企业帮扶服务品牌。加强帮扶服务站点实体化和规范化建设。帮扶服务站点有专门的职工活动场所,在显著位置“亮牌子”,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活动设施,有条件的基层工会要建立职工服务中心,本着“一室多用”原则,整合劳动争议调解室、职工书屋、休息室等资源,打牢服务职工的基础。

三、坚持“基层为先”的工作思路,强化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会。

夯实工会组织基础。注重宣传发动,增强职工自主入会的内在动力。充分利用泰兴工会网站、职工集结号微信平台、泰兴工会QQ群等网络媒体,大力宣传《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江苏省“一办法七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让职工进一步认识到加入工会是法律赋予自己的神圣权利;大力宣传工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宣传工会依法维权的实事,让广大职工充分意识到“有困难找工会”,进一步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创新方式方法,突破职工入会的难点。加快农民工集中地区、行业的工会组建,抓好工业园区、建筑企业、餐饮住宿、纺织服装、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等地区和行业的建会工作。注重解决小微企业职工入会。坚持源头建会、属地管理、联合互动、双向维权的机制建设,坚持就地、就简、就快的入会原则。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会员会籍的动态管理,避免会员的流失。

规范职工之家建设。一方面,巩固夯实乡镇(街道)、园区工会规范化建设成果,充分发挥乡镇级工会承上启下的作用,按照全总提出的“六好”标准,即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好、组织网络健全好、履行基本职责好、指导帮助基层好、服务职工群众好、围绕中心开展工作好,结合各镇的实际,有重点地推进镇级工会工作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加大对基层企事业工会规范化建设的指导力度,督促企事业单位配齐配强工会干部,认真贯彻执行《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定期举办工会干部培训班,通过开展规范化建设活动,拓宽联系职工群众渠道,改进服务职工群众方式,丰富工作内容,创新基层工会工作形式,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实现工会组织“有人干事、有钱做事、有章理事、有场所办事”,促进基层工会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加大工会组织维权力度。把维权工作作为“职工之家”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推进基层民主管理进程。畅通职工诉求渠道。建立“一号、一网、一窗”举报投诉渠道,实现“一点举报投诉,全市联动受理”;拓展工会服务职工渠道。牢固树立“基层为重、职工为本、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不断满足职工群众多层次、多方位需求,积极推动职工服务平台提档升级,使经常性服务与项目式、订单式服务相结合,工会内部运作与社会化运作相结合,努力实现工会服务与职工需求的无缝对接。探索建立“互联网+工会工作”模式,推进职工网络服务平台与现有的实体化服务平台互为补充。形成全会上下联动、线上线下互动、职工需求推动的“帮扶服务新模式”。

强化工会干部队伍建设。 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从学党章、讲党课入手,创新方式、把握重点,组织开展特色活动,不断丰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内涵,在学习教育活动中切实解决工会干部在岗不作为、履职不担当问题。 继续开展工会干部“走基层”活动。 走基层”活动与工作督查相结合,与解决基层问题相结合。督查、调研乡镇(街道)、园区工会当前工作进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及时提醒,确保完成全年目标。利用“走基层”的机会,到一线了解职工呼声,对一线职工开展走访慰问,为一线职工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为职工服务。 坚持工会干部岗位培训活动。 采取集中培训、送培代培、以会代训等多种途径,大力培训基层工会干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善于抓落实的基层工会干部队伍。 通讯员   耿国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