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能发电项目在连云港试验成功

01.01.2015  11:43

  26日下午,5个形如集装箱的巨型箱体连接在一起漂浮在海面上,而它们的任务就是采集海洋中的波浪能,通过一系列的能量转化后,每年可产生17.5万千瓦时的电力,既可用于生产,也可用于人们日常的生活。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短缺,人们越发渴望从大海中汲取用于生产、生活的各种能量,无论是潮汐能、波浪能还是海洋热能等均成为各国争相研发利用的对象。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保护海洋资源,连云港市于2008年建成一座集海域动态监测、海洋环境预报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海州湾海洋管理监测平台。其运行后主要依靠柴油发电机组提供电力,然而,受柴油价格较高、发电机组维修复杂以及燃料运输常被风浪影响等因素制约,这一平台的功能一直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能否采用波浪这样的可再生能源来保障电力供应?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部门邀请国内专家,对此进行了专题调研,结论是:无论是实现大功率发电、获得稳定可靠的电能输出,还是降低造价和运行维护成本,波浪能都具备柴油机供电所无法取代的优势,同时,使用波浪这样的可再生资源,运行过程还可实现污染物零排放,是非常清洁环保的应用能源。2011年8月,连云港市获得国家海洋局关于该项目的相关批复。


  试验样机在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完成静水试验后,2013年8月装置运抵连云港海域。为了进一步对装置进行验证,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部门决定再次对装置进行静水测试。


  整整一年时间,该市海洋渔业部门对装置的焊接工艺、抗腐蚀工艺等的安全性进行反复检测。一旦有部位出现裂痕或者断裂,就会第一时间对该部位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连接件设计参数修正,强化容易出现断裂部位的抗力性,从而达到不再断裂的试验目标。在万无一失的情况下,今年8月进入装置风浪区测试阶段。3个多月后,该装置的所有试验宣告完成。


  下个月,连云港将完成电力装置的安装运行。届时,国家海洋局连云港20千瓦波浪能发电项目将宣告完成。这标志着江苏省沿海海洋能利用状况得到根本性改观,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