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聚焦“三大领域”改革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24.03.2016  18:37

  中国江苏网3月24日讯  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泗阳县改革工作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经济体制、农业农村、社会事业“三大领域”,大力推动休闲农业、电商扶贫等工作,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十二五”时期是泗阳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城乡面貌变化巨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的五年。五年来,该县以“九个一”工程统领小城镇建设,深入实施土地增减挂钩、同一乡镇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调整、万顷良田等土地整治工程,“五朵金花”和郝桥、成河等新型农村社区建成投用,整治高标准农田12万亩。累计新增高效农业、高效设施渔业面积12.5万亩和5.5万亩;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重抓特色产业培育,食用菌日产量突破300吨,桃树面积达3.5万亩,青虾养殖基地超1万亩,打造“成子湖”、“泗水明珠”等农产品品牌13个。

  2016年,该县农业农村工作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作为首要任务,在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方面,聚焦农业农村领域,盘活主体资源,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制度,按照“六统一、一规范”标准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推动乡镇(街道) 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规范运作。探索土地流转增收新路径,加快推进农村耕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连片流转土地,重点在成子湖和涟沭结合部片区开展“小田并大田”试点工作。扩大以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为基础,以家庭农场集群为主体,以集群综合服务中心为动力的“一社一群一中心”建设。出台《泗阳县土地流转管理服务费和基础设施使用费收取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有序开展土地流转管理服务、基础设施使用费收取试点工作。

  深入推进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减少相对贫困”主题,重点在产业扶贫、电商扶贫、社会扶贫、旅游扶贫、党建扶贫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方面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推进农村电商扶贫,结合“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建设,进一步拓展“互联网+农业+品牌”发展新路径,用好“醉美泗阳”和苏宁易购“泗阳馆”等电商平台,加快优质稻米、苏花花生、成子湖青虾等更多优质农产品引流上线,加快实现电商专业村全覆盖。

  调整农业结构,完善农业产业规划,努力推动农业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稳步发展优质稻米和生态畜禽两大主导产业,大力培育精品林果、成子湖青虾和设施蔬菜(食用菌)三大特色产业,着力构建“2+3”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打造S245、S330、S267沿线林果产业带,环成子湖青虾养殖带,成子湖、淮沭河优质稻米种植带,城市周边设施蔬菜产业环的特色产业带,形成点线面联动的特色农业板块。

  该县将进一步改革经济体制领域,深化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全面推进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强化基层保障,提升卫生计生服务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完善教育体系。

编辑: 廉昕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