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县发挥“救急难”作用 编织民生保障安全网

03.07.2017  19:03

      今年以来,泗阳县民政局紧紧围绕困难群众需求,充分发挥“救急难”作用,守住急难家庭救助底线,织牢民生保障安全网。

      一是完善“救急难”工作机制。建立了主动发现、快速响应、及时救助的救急难工作机制,建立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和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综合运用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各类救助政策,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众的各类急难问题。

      二是加强人员配备,夯实基层力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充实加强基层工作力量,保障工作场所和工作条件,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负。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培训工作机制,加大培训经费投入,加强工作人员培训,提高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素质和管理服务水平。设置公益性岗位,为各乡镇(街道)民政办配1-2名民政协理员,负责社会救助工作。建立村级社会救助协理员队伍,全县共聘用了253名村级社会救助协理员,实现网格化管理,明确村民委员会协助办理社会救助工作职责,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真正做到困难群众“求助有门、救助及时”。加大对基层社会救助经办人员的业务培训。定期举办社会救助业务培训,提高社会救助经办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三是创新救助机制、确保困难群众受助有门。成立县社会救助服务中心,负责全县托底救助的综合协调、业务统管、投诉处理、督查考核、政策咨询、社会救助事务受理交办以及信息平台建设等工作;整合民政、住建、卫生、教育等部门资源,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民政、医疗、住房、教育、人社等社会救助服务窗口,建立社会救助 “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使救助工作从由多部门救助、少数人受益转变为集中受理、大众受益,构建了从单一救助到多元化救助的转型,达到“一门受理,多项救助”、“进一扇门,解所有事”的目的。真正做到困难群众“求助有门、救助及时”。简化程序,及时救助,切实提高救助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