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县众兴镇:“国家级”生态牌何以闪闪亮?

15.06.2015  09:46

  如今,生态奖牌逐渐被人们看重。在泗阳县众兴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文化生态村”、“国家级生态村”、80%社区创建成为省级生态村。一块块生态奖牌的背后,彰显了众兴镇注重环境保护、着力生态建设的丰硕成果。那么,众兴镇在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中,究竟都有哪些奇思妙想和过人之处?
  “软生态”变为“硬指标”
  为认真落实生态县创建各项任务,该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李东阳为总指挥,分管领导为副总指挥,各责任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根据上级部门相关部署,及时分解任务,做到各项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有措施、有实效,与目标考核捆绑起来。
  党委政府也将生态创建工作作为部门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部门领导的考核指标,严格考核奖惩,形成了全镇上下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同时以目标分解逼压力、时间倒排逼进度、督察督办逼落实、考核追究逼争先的严格倒逼机制,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老一套”变为“新常态”
  开展“平原林海·美好乡村”建设和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在全县率先建立并实施“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的保洁机制,积极开展生活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工作,探索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资源化利用和减量化处置。
  推进污水处理工程,主城区社区污水管网直接接入县城污水管网,进行污水处理,农业居委会分别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范化农贸市场,配套功能齐全,分区明确,管理到位,彻底消除了以往农贸市场内臭气熏天,污水横流的状况。
  集中清理辖区内卫生死角,对城区13个小区进行生态停车位改造,对区域内32条近1.5万米的河道、沟渠进行清淤,对19家破产企业和119条背街小巷进行清理,新铺道路近3万平方米,维修破损路面5200平方米。
  同时,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强化各村属地管理责任,加大河道保洁、村庄保洁管理和宣传力度;建立河道保洁长效机制,严厉查处违法排污、向河道倾倒垃圾废弃物、在河岸乱搭乱建等行为。
  建设生态魅众兴,描绘美丽宜人居。该镇积极提升生态休闲空间,在西康新城建设总长约1684米,水面宽30米,两侧景观绿化各10米的爱琴河公园、占地面积约260亩的聚宝公园以及181亩的五里湖湿地公园,同时匹配多样性植物种类的绿化,由“陆生—湿生—水生”,强调立面层次感,采用乡土植物,新植、补植绿化120余万棵,很好地保持地域性的生态平衡。
  “外面光”变为“两面光”
  强化整治优环境,发展生态促经济。严把企业清洁生产关 ,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加大对排污企业的检查力度,确保治污设施投入使用,污染物按标准排放,且排放量不超过已核定的减排量。
  同时积极开展污染源整治工作,组织专门人员对区域内在用燃煤锅炉、西工业园区在生产企业及农村畜禽养殖场进行排查登记,并按相关要求,对燃煤锅炉进行改造或关闭。
  对企业及农村畜禽养殖场(户)不符合或达不到环保要求的,进行整改。目前,镇域内79家燃煤锅炉用户采用改送水、改天燃气、改地源热泵;2家整改;2家关门停业。
  该镇还从“三落实”、“四条线”、“八个进一步”努力做好夏、秋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
  通过创建,该镇生态环境和基础实施得以很大提升,今后将进一步构建完善的生态保护机制,加强环保设施运行与维护,保护好创建成果,使生态保护工作成为共识,让全镇人民体会到生态保护带来的环境效益,为泗阳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