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拍卖房”很抢手 甄别猫腻行家教你如何下手

05.12.2014  10:19

  中国江苏网12月4日讯 无锡法院普遍引入淘宝司法拍卖房产,最近又可以申请贷款购买,被许多市民视为一种淘便宜房的好办法。记者采访多家法院,发现拍卖的房产中,同样是学区房最受欢迎。一些中介机构也瞄准机会,来插上一脚。

   司法拍卖学区房抢手

  2日,新区法院通过淘宝网司法拍卖,成功卖出位于和园的一套140多平方米住宅。这套房属于锡师附小学区房。“打电话咨询的有近30人,报名竞买的有10个。”执行法官杨仁良介绍,最后有6个人参加了竞买,共出价63次,是新区法院迄今竞拍最激烈的一套房子。若不是房主的孩子还有两年才小学毕业,学区额度不能立马使用,估计竞买的人会更多。这套房第3次拍卖时,有竞买人从早上7点钟就开始加价了。拍卖成交后,立刻就有竞买失利的人,来打听买到房的人肯不肯转手。

  同样火热的是学前街36号的一套学区房,由滨湖法院拍卖。竞价日子前,有20多人打电话来咨询。

  “阳光城市花园,以及位于学前街的学区房最抢手。”南长法院司法网拍专职人员董瑾球介绍。

  除了学区房,地段好、品质好、名气硬的小区也很受欢迎。相对偏远的小区则被关注的较少。至于商铺,能卖出得比较少。崇安法院陆华表示,对于商铺,大家更为谨慎,看地段、讲回报率,卖出的较少。

   什么人这么“机灵”?

  据介绍,通过司法淘宝拍卖途径买房的除了新市民,还有不少有改善住房需要的本地人。其中,不乏律师、金融业人士、司法鉴定人员等对行业信息比较关注的人群,当然也有不少中介的身影。滨湖法院负责司法拍卖的蒋晓军介绍,他发现司法拍卖的房子,有的竟被中介贴上了自家的玻璃橱窗,然后联系法官带着顾客来看房。“有的市民相信中介,负责的中介关心房子有否清场?有没有后遗症?他们宁愿通过中介牵线搭桥,给中介一定的服务费。”

  有挂着工作证的中介来找陆华联系要求看房,“被我拒绝了”。因为这套房子竟被中介搬到了自己公司的网站上,“加价”30万元。更过分的是,有一套正在拍卖的房子,竟然被中介机构换了锁,揭了法院的封条。

  南长法院前天拍卖成交的一套房子,竞买者得手后在法院里就打电话:要尽快打扫,有人来看房。杨仁良说,现在有许多中介盯着淘宝上无锡法院的拍卖,等着一拍、二拍流拍,最后的第三拍打折时出手。自己先买下,然后再加价转手。“打六四折的房产,加上税费再转卖,还是有利润空间的。”逮到急于购房的下家就能获利。但这样的操作在眼下的楼市低潮期,风险也是相当大的。

   拍卖有技巧失误自担责

  因为淘宝司法拍卖被一些人视为“捡便宜”,一些上了年纪不会操作淘宝的人就急了。蒋晓军强调,竞买人一定要通过正规平台竞拍,事先多跟法官沟通,了解房子的细节。而陆华提醒,“交保证金、支付宝账号都得用实名。设置提醒显示的人数,他们才是竞买人应关注的有意向购买的竞争对手。”

  新区法院执行局俞嘉兴建议,其实二拍时价位低于心理预期,就可以考虑出手了。毕竟好房子大家都会抢,最后三拍的成交价可能比二拍价都高。还应注意到这套房子是否有优先购买权人。通常房屋的抵押权人就是优先购买人,大家竞拍抬价,在拍卖结束前5分钟会让优先购买人限时考虑应价与否。优先购买权人愿以这个价格买下,这套房就属于他本人了。另外淘宝平台有自己的规则,出价是有考虑时限的。有的竞买人因超时,没来得及加价,就与心仪的房子擦肩而过了。法院只进行信息登记,不介入拍卖过程。

  董瑾球建议,一定要了解清楚能否贷款,一般在图片上会有黄色的标注“可贷款”,最好先咨询下法官。有竞买人拍完后才咨询能否贷款,殊不知有些房产的一次性付款。如果付不出,保证金就会被没收,若是这套房下一次被拍卖有差价,还得补上差价。这就是自己操作不当的损失。(皓子)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