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法院执行那些事儿 城区4800老赖上了“黑名单”

05.01.2016  18:48

  中国江苏网1月5日讯 记者昨天从姑苏区法院获悉:去年城区范围内,4800名被执行人被纳入失信系统黑名单,232名老赖在互联网、微博、微信及闹市区电子显示屏上被公开曝光,其中罚款1人,司法拘留102人,限制高消费4800人,限制出境11人。

  2015年里,苏州两级法院着力破解执行难题。仅苏州城区范围内,去年就执结执行案件3612件,同比上升16%,执行标的14.57亿元。最高院领导对苏州针对执行联动机制提出的建议专门予以批示。

  商报记者籽言邹强

  ●执行故事跑得了一次你以为能跑得了一生?

  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中,法院判决秦某向李某归还借款5万余元。判决生效后,秦某没有履行。李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某晚,李某向法院提供线索称,被执行人秦某在家中出现。法院立即启动“执行110”,赶赴现场。到达指定地点后,执行法官多次敲门无人应答。

  突然,楼下传来有人跳楼逃窜的声响。邻居反映跳楼人员可能腿脚受伤,已一瘸一拐搭乘出租车逃离。最终,在距离现场约五公里处强行逼停被执行人乘坐的出租车,并成功制服被执行人。法院带秦某到医院拍片检查确认无碍后,依法拘留秦某十五日。

  想转移财产你以为神不知鬼不觉?

  在陈某申请执行葛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中,法院判决葛某归还陈某借款20多万元,但葛某没有履行。陈某向法院申

  请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

  法院查到葛某名下有一辆丰田锐志小型轿车,已被依法查封。但被执行人葛某对法官说,该车因欠债已抵押给左某。左某和葛某一起来到法院,向法官说明该车抵押给左某的“事实”,并且左某拒绝把车辆交给法院处理。法院通过执行谈话后得知,该车从未办理过任何抵押手续,左某系帮助葛某规避执行。最终,法院依法拘留左某十五日,葛某因怀孕等她身体康复后也被法院依法拘留十五日。

  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你以为就能躲避执行?

  在张某和个人独资企业“某近视弱视康复中心”劳动争议仲裁一案中,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该企业支付张某工资7万余元。由于“近视弱视康复中心”未履行,张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中,法院没有查询到被执行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有可供执行财产,正准备上门查封被执行企业经营资产时,字号为“某视力保健服务部”的个体工商户彭某称该门店内的资产为其所有,其已依法办理工商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

  执行法官从彭某门店内收集到的财务账簿、人事档案、企业经营合同、客户资料等证据,均显示彭某开设个体工商户后仍使用被执行企业“某近视弱视康复中心”的公章对外经营,且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名均为彭某。在证据面前,彭某承认自己实为被执行企业实际负责人,开设个体工商户的目的就是为了逃避执行。最终彭某支付所欠张某的工资,且因其逃避执行的行为被法院拘留15天。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