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日志|法治中国走向更美好明天 海南民政厅原副厅长倪陈兴涉贿被捕

18.08.2017  10:04

    [媒体关注]

人民日报:法治中国,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执政兴国,离不开法治支撑;社会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百姓福祉,离不开法治保障。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法治既是基本方式,又是基础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都由法治作保障、靠法治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法治中国展开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统筹推进的壮阔画卷。

  深化司法改革,开弓没有回头箭

  做成了想了很多年、讲了很多年但没有做成的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通盘考虑,全国上下严细深实落实中央部署,司法体制改革正蹄疾步稳地向前推进。

  强化立法引领,为善治奠定良法根基

  扎实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让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凡立法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调整的,必须报党中央讨论决定。”“法律制定和修改的重大问题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向党中央报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使每一项立法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

  恪守权责法定,政府更加廉洁高效

  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治理创新,法治政府建设步履坚实。

  权力要关进笼子,笼子要靠法治扎牢。曾几何时,权力运行存在不少问题,有的领导干部权力观扭曲,搞特殊化,享受做官当老爷的尊荣;有的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部门利益的工具,大搞权钱交易。近年来,行政审批该取消的取消,该下放的下放,“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政府“自我革命”大刀阔斧。制度带有根本性,政府职能转变到哪一步,法治建设就跟进到哪一步,从制度上确保政府权力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

  坚持崇法尚德,法治信仰深入人心

  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法治社会新风扑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地各部门正在把“法治获得感”滴灌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戮力同心,法治中国必将奏响更加雄浑的乐章,护航更加美好的未来!(本文有删减,全文见http://www.ccdi.gov.cn/yw/201708/t20170818_104862.html)

 

 

中国网:要斩断群众身边不正之风的“病根

  8月16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70起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2017年08月17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仅仅侵害了群众的利益,更侵蚀着党肌体的健康,如果不能“对症下药”,只是在面上重拳出击,就会让问题如同“割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

  所以,要斩断群众身边不正之风的“病根”,就要拿出“刮骨疗伤”的勇气来,不只是把治理问题的口号“喊起来”,还要“动起来”,善于把“枪口”对准自己,从净化自身开始,发挥好表率作用。

  当然,“治治病”并非朝夕之功,而需要久久为功,这就需要“精准下药”,根据“病历”,多听听民声,才能针对“病情”开出精准有效的“药方”,提升“治病疗伤”的效果。

  《黄帝内经》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指的是预先采取措施,防治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形成未病先防、欲病早治、既病防变的预防体系,避免干部在“温水煮青蛙”中“一失足成千古恨”。

  打铁还要自身硬。要斩断群众身边不正之风的“病根”,还要靠干部的主动自律,用铁的纪律、制度和惩治问责方式,让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愿腐,才能净化群众身边的党风和政风。

 

东北新闻网:领导干部要把“”端平

  古人讲:“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有的领导干部,个人能力不是不突出,处理人际关系不可谓不用心,然而众人不服、怨声载道,毛病就出在没有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人。公平是权力的底色,要想安心做人、放手做事,必须摒弃私心的影响、人情的干扰、利益的羁绊。(《人民日报》)

  公私分明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职业操守,公而忘私更是为官从政的崇高境界。公私分明,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党员干部的自律规范。作为党的干部,只有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方能清白做人、坦荡为官。

  然而,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却习惯性的偏心:为“自己人”大开绿灯;面对“利益盟友”,称兄道弟,大搞权钱交易,破坏规则;对待普通群众,他们却态度冷漠、横眉冷目,即便是分内之事,也会推诿扯皮。

  干部行为不端,干事就会不守规矩、不干不净,使用权力就会“出格脱轨”,最终既伤害群众,又葬送自己。因此,笔者认为,领导干部必须正心正行,把自己手里的“”端平。

  “政者,正也。”为政者,首先得是正直之人,能做正义之事。一方面要正心,就是内心中正。在各种诱惑面前,领导干部要给自己装上清除一切私心杂念的“除尘器”,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大堤坝”,守住做人为官的底线。秉持公道之心,不被私情所困,遇事要坚持原则、抵制诱惑,不看亲疏远近,不搞内外有别;要慎权、慎利、慎独,摒弃私欲杂念,确保思想干净、无杂无尘,避免权力观被扭曲异化。

  另一方面要正行,就是行为端正。领导干部既然掌握公权力,就必须“先公后私”,客观公正地对待他人,不能因为你是百姓你靠后,你是朋友你走前的思想,也不能出现开“后门”、走近道的现象。要遵守党纪国法,严格依规办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坚决避免权力被私用、滥用;要恪守光荣承诺、自觉履行职责,坚决做到勤于问政、问计、问需,竭力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只有从一点一滴做起,防微杜渐,始终做到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住诱惑、抗得住侵蚀,才能确保自己行得正、立得稳,把“”端平,真正造福于民、取信于民。(本文有删减,全文见http://news.nen.com.cn/system/2017/08/17/0200302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