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同行】淮安区充分发挥法治农民画基地“聚合效应”

03.11.2015  17:03

为发挥博里农民画这一品牌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淮安市淮安区利用省厅首家法治农民画创作基地落户的有利契机,整合博里农民画现有资源,以基地育队伍,以队伍搭平台,以平台促创作,力促博里法治农民画在“德法同行”活动中产生“聚合效应”。

一是孵化队伍。 发挥基地的集聚效应,稳定现有博里法治农民画创作队伍,挖掘培养法治农民画创作人才,在博里中小学中开设青少年法治农民画兴趣小组,传承法治农民画这一乡土文化形式。

二是团队运作。 在农民画创作群体中组建德法农民画创作团队,就农村道德法治建设如何运用农民画形式进行再现进行交流研讨,在交流互动中激发创作灵感,打造德法农民画精品。

三是搭建平台。 举办德法农民画交流巡展活动,定期开展德法主题农民画评鉴活动,促进农民画创作人员相互取长补短,使农民画更好地再现反映“德法同行”主题。

四是打造载体。 建立区、乡、村定期巡展制度,在乡村走道、农家院墙绘制农民画墙,通过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德法同行”走进群众,贴近生活。

五是活用传媒。 利用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广、影响大的优势,运用图像、文字等推介德法主题博里农民画作品,使受众在熏陶共鸣中积极参与“德法同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