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县工会工作亮点纷呈

20.01.2015  18:38

本网讯   刚刚过去的一年,沭阳县总工会立足全县工会实际,以市总提出的“‘三大共同体’建设为抓手,围绕一个主题,狠抓四个重点,打造N个亮点”为主基调,以“基层工会基础工作提升年”为总揽,借势扬帆,提升质态,内挖潜力,外树形象,全县工会工作亮点纷呈。

一是组织建设增添新活力。针对部分乡镇工作编制和人员配备不到位的问题,我们报请县委、县政府同意,并由县编委于3月份下发《关于完善乡镇工会机构的通知》,明确各乡镇(场、新城、街道)工会、总工会设兼职工会主席和专职副主席各1名,专职副主席为正股级待遇。4月份,县委组织部下发乡镇工会干部任职文件,各乡镇(场、新城、街道)党委(党工委)一名副书记兼任同级工会主席。从而实现了基层工会编制和人员配备常态化,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的活力明显增强。全年新增独立工会87家、会员8025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县非公企业工会动态建会率和职工入会率均达100﹪。全县大多数乡镇工会基本达到“五有”标准,北丁集乡、沭城街道等乡镇(街道)工会全部达到“五有”标准。

二是经费收入实现新增长。积极理顺工会经费渠道,经县政府批准,县总工会协调县财政、地税和县人行,将地税代征的工会经费由原来的县财政划拨改为由县人行直接划拨工会帐户,顺利实现了2%地税全额代征,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的工会经费征收难、管理难、使用难的问题,工会经费收取走上了规范化轨道,工会经费收入由2013年的340万元增加到2014的500多万元,为提高工会经费的使用效益提供了保障。2014年,我县分别荣获全省县以上工会财务工作竞赛和全市县(区)工会财务互审“一等奖”。

三是帮扶机制发生新变化。2014年,我们按照市总的要求,积极创新帮扶机制,拓展帮扶经费来源渠道,在争取财政对帮扶资金按1:1配套的同时,县总工会与县农商行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县特殊困难职工爱心救助基金100万元。为了管好用好帮扶救助专项资金,县帮扶中心独立建帐、单独开户,经费独立核算管理。同时,为帮扶对象办理银行卡,扎实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活动,“四季帮扶”工作形成常态化。全年发放帮扶资金91万元,帮扶困难职工815人。

四是服务职工有了新平台。2014年,我们按照“会、站、家”一体化思路,着力打造职工服务新平台,把组建工会、创办职工帮扶中心和建设“职工之家”统一起来,完善“建家、用家、管家”制度,将“工会小服务融入党政大服务”,全县所有乡级工会、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站)均挂牌服务,并相继开展了农民工技术培训、法律法规宣传、职工维权、送温暖和扶贫帮困等活动,服务职工10000万多人(次)。全县乡镇工会建设质态实现新的提升,全市基层工会“会、站、家”一体化建设推进会在我县召开。

五是外宣工作实现新突破。积极创新宣传机制,出台了《沭阳县总工会信息及新闻报道工作奖励办法》,坚持以工作需求为导向,在“出精品”上求突破;以媒体需求为导向,在“上稿量”上求突破;以职工群众需求为导向,在“树形象”上求突破。全县工会组织在国家、省、市级媒体共发表新闻和信息稿件100多篇,特别是在省总网站上实现了用稿“”的突破。唱出了沭阳职工群众的“好声音” ,传播了全县工会和职工队伍的正能量。2014年,县总工会相继被省、市总工会评选为工会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 通讯员 朱彦东)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