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没有空调暖气, 靖江人是怎么度过的?

28.01.2016  08:58

 

1月24日,我市最低气温为-9℃,最高气温仅-5℃,全天处于冰冻模式。这次强寒潮,让大家领略到彻骨的冷。据了解,我市气象史的最冷天是1977年1月31日,当天最低气温是-14.1℃。

 

如今,不少市民家中有空调、取暖器,身上也穿得暖暖的,可是若干年前的寒天到底是什么样的?大家又是如何度过的?昨天,记者采访不同年龄段的市民,让他们说说自己经历过的寒冷天气,以及当时的御寒方式。

 

河面结冰可走路

 

今年58岁的郭翠芳住靖城街道东南村,她印象中最冷的冬天是有一年下大雪,好像是1977年,那年雪下得特别大,积雪有一尺多深。家门口附近的河面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大概有十几厘米厚。“不要说人在上面走,估计就是汽车也能从上面开过去。”郭翠芳说,当时她家主要用河水,为了取水,她的丈夫要用钉钯将冰砸开一个窟窿,再提水回家用。

 

大雪天,地上白茫茫一片,分不清哪是路,哪是田。积雪太厚,自行车不能骑,郭翠芳只好扛着自行车。

 

大冷天虽然出行不太方便,但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那时候柴火是个宝,河里有芦头,平时够不着,河面结冰,大家就站在冰面上弄芦头回家烧火做饭。那时候,孩子遇到大冷天也很高兴,他们用凳子在河面上推着玩、拉着玩。“这几天真的很冷,今天我们这里的河面上还有三厘米厚的冰。”郭翠芳说。

 

老蒲鞋、老棉袄

 

今年48岁的刘晓筠记得,最冷的那一年下了场大雪,大概是1977年的样子,积雪快到膝盖处。当时她和家人住在城里一所学校的防震棚里。那个时候的门窗没有这么严实,即使在室内,总感到有股冷飕飕的风从门缝、窗缝里钻进来。

 

为了御寒,刘晓筠的妈妈给家人买了几双老蒲鞋。老蒲鞋是用稻草加芦花做的,看起来毛茸茸的。鞋子买回来后,妈妈弄点布料垫垫鞋底,鞋口也要仔细用布缝一下,防止鞋底和鞋帮处磨坏袜子。这样的鞋子穿起来比棉鞋暖和。

 

那个时候买布要布票,做一件厚实的棉袄在当时算是时髦的。家里为大哥做了一件老棉袄,里面是棉,外面的罩衫可以脱卸下来洗,老棉袄白天当衣服穿,冬天盖在脚头特别暖和。前几年,家里还保留着这件老棉袄,后来妈妈将老棉袄拆了,做了一条薄被,她才知道这件老棉袄暖和的秘密,原来老棉袄里子、面子总共重6斤。在很多人看来,如今穿一件6斤重的衣服有点不敢想象。

 

轧油

 

今年47岁的陈伟说,上学时,大冷天大家最爱玩的游戏就是轧油。

 

上小学时,冬天教室里没有取暖设施。大冷天,一节课下来,感觉脚趾头都快冻僵了,大家就盼着课后能够运动一下,暖暖身子。寒冬,有不少同学踢毽子、跳绳,还有同学抢占学校的乒乓球桌,但最容易热身的集体项目还是轧油。

 

轧油是两组人背靠着墙排成一排,然后两组同学用力往中间挤,直到将对方挤倒,这种游戏和拔河有点类似,不同的是,轧油是大家彼此用身体互相挤对方。这项游戏既热闹,又能使身体很快热起来。

 

火钵头

 

在20世纪50年代,火钵头温暖了一代人。今年81岁的姚秀英说,她十多岁时,汤婆子只有大户人家才有,陪伴寻常人家走过寒冬的是火钵头。火钵头的材质是钢的,天冷的时候往火钵头里面塞点柴火,吃晚饭的时候点上火钵头,一家人的脚都不怕冻着。遇到阴雨绵绵的天气,没有洗衣机甩干,家人就会把半干的衣服靠近火钵头,用里面的热气烘干。

 

脚锣

 

一只小小的“脚锣”勾起了很多中年人的童年回忆。今年46岁的刘颖说,和这次的寒潮比起来,她记得小时候的冬天还要冷一些。那时没有热水袋,更没取暖器和空调,普通人家的取暖物件就是脚锣。圆圆的脚锣有柄,方便用手拿,锣面上密密麻麻的小孔,暖气就是从那里冒出来。脚锣有铜和锡制的,烘脚锣前要先把锣盖打开,放几块干柴,然后盖紧锣盖,就可以烘脚了。一只大脚锣可以供三四个人烘,穿棉布鞋在脚锣上烘挺舒服的,烘了脚再烘手。

 

当时,一只系着红头绳的脚锣还出现在我的嫁妆里。”今年57岁的王丽娟说,遇到天气不好,小孩子的尿布干不了,就轮到脚锣发力,用热气将尿布烘干。

 

盐水壶

 

小时候住在乡下奶奶家,都是用盐水壶取暖。”90后姑娘李雪说,上小学的时候,每年寒假,她都在奶奶家度过。2008年的时候下雪天,天气特别冷,奶奶家不习惯用电热毯,于是一只厚玻璃瓶的盐水壶成了取暖神器。李雪说,晚上睡觉怀里抱一个,脚上捂着一个,一整夜都不担心冻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