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沛县转变生产方式“深耕”现代农业

26.02.2016  17:55
        徐州市沛县三级干部大会提出,要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大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并全面阐述了发展现代农业的一系列重要措施。这让全县上下“深耕”现代农业有了新的目标和遵循。
        近年来,沛县农业历经了一次次精彩的飞跃,农业农村工作保持了持续向好的势头,巩固了全市领先、全省先进的良好局面。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速壮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可以说,我县发展现代农业有基础,有条件,有底气,更有潜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既是当前农业生产实践的迫切需要,也是长远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把现代农业作为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充分释放现代农业的发展潜力,按照强农富农惠农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关键在哪里?毋庸置疑,就是要在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发展方式上进行深刻变革,实现农业发展的“华丽转身”。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只有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才能不断破解农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难题,提升农业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从农业发展现状来看,我县在生产化经营、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化营销等方面还存在“短板”。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要在生产方式上彻底改变靠拼资源、拼投入的高投入、高产出、高消耗的生产方式,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两型农业路子,也就是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在经营方式上,要在坚持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深化改革,切实改变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状况,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使农村土地等要素向其集中,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用“互联网+现代农业”,把物联网、电子商务、农村物流等新业态嫁接到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中。在发展方式上,要做到创新发展,立足“四化同步”,用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发展;做到协调发展,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化布局,科学开发农业发展空间;做到绿色发展,坚定不移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打响生态牌和绿色有机牌。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动力从何而来?毫无疑问,必须要提升农业物质装备和技术水平,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整合各级财政支农资金,加快土地整理复垦,加强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用现代物质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提升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是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农业生产周期长,受自然环境和市场因素影响大,夯实基础,提高装备水平,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应对市场波动能力,才能实现稳产高产。因此,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示范推广力度。加快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建设,全面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以智慧农业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互联网+农技”,推进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信息化,推动农技成果进村入户、开花结果。另一方面要注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让沛县这片沃野不断喷薄新的动能与活力,收获“一揽子”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