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老沙河鱼浮头一天被捞数百斤 或因水污染导致

26.04.2015  11:31
河水浑浊,鱼浮头。

  22日早上7时多,市民张先生来电称,文昌路与观潮路交会处附近的老沙河边,很多市民在抢鱼。原来,老沙河内的鱼不知为何都开始浮上水面。“从早晨到下午,一拨又一拨人过来捞。”张先生说,至少有几百斤鱼被捞走,他担心的是,这些污水鱼食用的话可能会对身体有害,如果流向市场,更有可能危害到市民身体健康。

   大小鱼浮头市民忙抢捞

  “河里怎么这么多鱼?全浮头了。”昨日早上7时多,市民张先生来电称,文昌路与观潮路交会处附近的老沙河内,不知为何,河内的不少大小鱼漂在水面。

  张先生告诉记者,河中的鱼没有翻白肚皮,都还活着,但看起来如呆鱼一样,只要用个网兜,就能轻轻将其捞出水面。起先一位在附近钓鱼的居民感到好奇,就用网兜捞了几条,没想到路过的市民发现后,纷纷跑回家中,拿来不少工具捞鱼。

  有拿桶的,有拿盆的,有拿竹竿的……短时间内,竟然有十多人跑来捞鱼。“早上漂上来的小鱼比较多,大鱼少一些。”张先生说,有的人短时间内就捞了一小桶。

  “我经常经过这处河边,之前一直没发现异常。”张先生表示,昨日早晨他发现,河水较之前显得有些黑,怀疑是哪里排污导致。但他沿着河边找了一圈,也没发现排污口。

    河水中透着一股腥臭味

  昨日早上8时多,记者赶至老沙河,发现仍有不少市民在捞鱼。为了能捞到鱼,有的人站在陡峭的河坎上,有的则站在桥外的管道上,一番忙活。

  “我捞的少,刚才一个人捞了几十斤走。”正在捞鱼的市民杨先生告诉记者,他在附近公园晨练,听别人说河中的鱼浮头了,就赶紧回家拿工具捞了。

  在杨先生的桶内,记者发现,他捞了不少鲤鱼,条条都活着。

  “这么捞鱼也太危险了。”路过此处的冯女士说,站在管道和河边,要是一个不慎栽入河中,那就太不划算了。“前几天还没闻到腥臭味,早上经过,味有些大。”冯女士表示,河水透着一股异味,气温一高,味就重一些。

  短短一个小时内,记者发现,先后有30多市民闻讯赶来捞鱼。“这又不是别人养的,为什么不能捞?”在现场,一市民险些掉入河中,记者上前劝其不要再捞了,他还有些不理解。

  忙着捞鱼的杨先生告诉记者,捞鱼的人有的就住在附近,有的将鱼送回去后,又赶回来捞。

   气温升高污水腐败所致?

  早上9时多,记者发现,河中浮头的鱼越来越多。这时,河中的腥臭味也开始浓起来。

  “这条河与施沙河相连,以前水质没有这么差。”市民刘先生说,包括施沙河在内,老沙河平时也要活水交换来改善水质,他觉得,可能是最近没有活水交换,导致河水水质变差。

  采访中,部分市民也认可刘先生的说法。他们称,若是开闸放水,几天内水质就会有所改善。不过,对于水中的鱼集中浮头,他们则觉得有些奇怪。

  “河水变质,可能与前几天阴雨天有一定关系。”闻讯赶来看热闹的市民秦先生分析,持续雨天后遇到气温升高,水体不活外加水内腐殖质较多,就易变质消耗水内氧气,一缺氧鱼就浮头了。

  秦先生觉得,老沙河中的鱼浮头,还是在于水受到污染导致,他怀疑附近可能有隐蔽的排污口。

  记者昨就此拨打12369环保热线,向广陵区环保部门作了反映。广陵区环保部门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派人前往调查,看是不是因排污导致鱼大量浮头。

  “鱼成群浮头,一般由两个原因导致。”环保部门一工作人员表示,通常污水下泄时,污水团集中一处容易导致鱼上浮,这通常在排污时容易出现,而另一种则是气压较低导致水内缺氧,外加水质原本不佳,也易导致鱼大量上浮。

    数百斤污水鱼流向哪里?

  “下午捞鱼的人又多了起来,大鱼也多了起来。”昨日下午,市民张先生再次来电称,“一天下来,估计被捞了几百斤。”张先生担心,现在鱼浮头原因不明,河水又散发腥臭味,这样的鱼还能吃吗?更令他担忧的是,一些商贩也加入到捞鱼的队伍中。这么多污水鱼,若是流向了市场,那可能就会有市民吃到,希望能有部门制止这种肆意捕捞。

  鱼因异常情况成群浮头,捞上来后能吃吗?对此,有专家表示,水质较差往往水内含有大量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及农药等,食用这样的鱼,或多或少会对人体有害。(孟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