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消费须防“公地悲剧”

16.06.2015  12:47

  “史上最严”停车新政为何难遏购车热情——

  新华报业网讯 核心区每小时停车20元,一天最高可达244元——6月15日,号称“史上最严”的南京停车新政施行一周年。南京有关部门“盘点”后喜忧参半:喜的是,停车秩序明显好转,核心区交通量有所下降;忧的是,“最严新政”并未遏制私家车进入家庭的脚步,如不及早应对,这迟早会成为压垮城市交通的“最后一根稻草”。

  停车秩序明显好转

  干道车流下降一成

  今年一季度,“全国城市拥堵指数”出炉,南京从去年的全国第6降至今年的26名,交通人对此“欢呼雀跃”。客观地说,南京疏堵进步如此“神速”,除了青奥后道路施工大幅减少、骨干道路通车,以及多条地铁新线通车外,与严格的道路停车秩序整治和差别化收费不无关系。

  上周末,照例来新街口购物的人很多,记者看到,地铁站各站口、地下通道一波波人流涌进涌出,但主干道还算畅通,附近支路仍有不少停车空位。像金陵饭店亚太商务楼北侧支路就空了将近1/3车位,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对此收费员解嘲道,“只要你愿意花钱就可以停:15分钟内免费,但首小时后每小时就要20元!”若是过去,跟收费员“商量”,一天20元也可以停。

  来自交管局的测评显示,实行停车新政后,二级以上道路车流量下降,其中核心区道路降了有一成。市停车办主任刘国强用“高、多、少、好”四字诀总结“新政”带来的积极变化:核心区车位利用率、“换手率”高了,停车半小时—1小时、“短频快”的多了。开车到市中心的相对少了,如果可以乘地铁,车主一般不愿开车。此外,支路街巷停车秩序也好多了,过去老门东马道街道路两边各停了两排车,缩窄到快要“单行”了,如今两边各停了一排,秩序良好。

  新政难遏购车消费

  “城市末梢”矛盾频发

  不过,南京停车新政还未达到遏制小汽车销售的程度。市交管局秩序科毕衍蒙介绍,南京小汽车保有量年递增约15%,每年增加25万辆左右,统计表明购车消费并未因停车新政而延缓。东大交通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顾大松分析说,市民购车心理多元,有的为出行方便,有的出于攀比心理,“买几百万的房子要掂量掂量,十几万的车子说买就买了。

  城市新增加的车辆,并不都开到马路上,多数也没有固定车位,“暂栖地”是小区道路和支路街巷。去年以来,南京马路新施划道路泊位1万多个,城市马路车位达3.5万个,对此城管交管意见不尽一致。

  南京停车新政后城管参与支路街巷停车执法,体会到市民停车的“不易”,又常常处于矛盾的“漩涡”,支持增加道路泊位。“我们停车办十几个人,每天平均要接15个12345工单,衣服撕破、脸被打肿,是常有的事。”秦淮区停车办主任刘长卫无奈地说,譬如贴单和拖车,车主会极力阻挠,“小区停满了,马路也没车位了,你让我把车往哪儿停啊?

  停车矛盾集中在老城区、老小区。城南来凤小区有500多辆车,小区“挖潜”加上道路包月不到400个车位,居民为争抢车位打骂斗殴时有发生。“多数老小区内消防通道、绿地都给占了,还是没地方停,根子还是僧多粥少啊!”刘长卫说。

  但毕衍蒙认为,靠增加道路泊位来满足车位供给,无异于饮鸩止渴。“道路泊位要视交通状况划设,作用主要是解决临时停车。施划过量,就挤占了道路交通,加大城市拥堵。”毕衍蒙说,杭州老城区没有南京大,前些年却划6万个道路车位,拥堵指数高居全国第四,不能说没有路边泊位添堵。痛定思痛,该市如今着手削减3万个道路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