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江都管理处创建国家级水管单位纪实之四

07.02.2016  16:03

我们闸是1962年建成运行的,更新改造前,闸上没有启闭机房,也没有任何遮挡,每到汛期接到紧急开闸指令往往都是狂风大雨,工作人员都是冒雨开闸,既增加了操作难度又不安全,真是很辛苦。”回忆过去,江苏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万福闸管理所职工张晖感慨万千。

如今,与新万福大桥威严的双塔桥头堡交相辉映的,是极具现代气息的万福闸,是曲径通幽的水文化展示区,是陈列着水利设施的科普园……

这些变化,让万福闸管理所所有职工都倍感自豪。而让你难以想象的是,这样的变化就在这一两年间……

12座”中的“1座

其实,万福闸仅是江都水利枢纽12座水闸齐头并进的一个缩影。

江都水利枢纽作为淮河治理的重要节点工程,以及江苏江水北调和国家南水北调东线的“源头”工程,工程位置独特,作用重要,效益显著。近年来,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以下简称管理处)以扬州市“七河八岛”建设的外部环境为依托,乘管理处创建国家级水管单位的快车,短短几年时间,不仅完成了主体工程除险加固,而且一步迈入了现代化管理的行列,如今水闸闸门控制只需在控制室自动化监控键盘上按几个键,短短几分钟通过网上流程就可以完成整个调度指令的执行。

组织形成一体化

管理处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规定的要求,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构建闸站一体化的组织领导体系,分工具体,职责明确,做到所有水闸、泵站工程管理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时认真开展包括汛前、汛中、汛后检查及各类工程专项检查活动,各类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和专业工作小组,均由处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处分管领导和各基层泵站、水闸管理所所长、业务骨干参加,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责任,把工作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根据工程运用和检查情况,管理处加强工程缺陷管理,及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除险加固或更新改造方案和计划,工程除险加固前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度汛措施,修订完善《防洪预案》和《反事故预案》并加强演练和执行,适时组织安全鉴定,并有序推进工程加固和更新改造。

管理形成一体化

精细化管理同步推进。为适应新形势下水利工程管理的新要求,管理处在总结多年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工程管理精细化。先后编制完成了江都水利枢纽《泵站精细化管理》、《水闸精细化管理》指导丛书,从技术管理、标准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管理、岗位管理、考核管理等6个方面对工程精细化管理作了具体要求。同时,按照“先易后难、以点带面”的原则,选择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水闸、泵站各1个管理单位进行了试点,然后再在工程管理单位推进。

为全面推进工程管理精细化,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泵站、水闸工程检查工作,针对各类检查的具体要求,管理处还组织各管理所针对不同工程编制了控制运用、工程检查与设备评级、工程观测、机组大修等典型工作作业指导手册并于2015年8月统一印制成册,为工程精细管理提供了规范性文本。

达标创建期间,管理处对精细化管理工作进行了提高,对各种设备标识、标牌、警示标志进行补充规范,对全处机电设备进行了统一编号,从而在设备编码、设备涂色、现场标识等方面形成了闸站风格进一步统一,确保了工程设备整体协调一致,提升了工程整体形象。据统计,管理处共更新水政宣传警示牌136块,界桩452根,消防器材536块,交通标牌35块,上墙制度图表718张,安全标牌653块。

软件资料同步规范。除了完善硬件设施,管理处进一步规范软件,修订完善了处级76项管理制度、工程管理细则,并统一装订成册;处综合档案室高分通过省五星级档案测评,同时对基层单位的档案室、资料室整修完善,规范管理资料,4个水闸管理所均达到了省二星档案标准。通过双管齐下,水闸与泵站基础设施逐步并轨。

维护形成一体化

多年来,管理处始终坚持工程运行、检查和养护工作同步进行,力争做到调度指令精准化、工程运行严格化,工程检查制度化,维修养护常态化,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为此,管理处根据各工程设施运行情况及设备运行工况,每年申报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用于工程日常维修养护,内容涵盖所有泵站、水闸机电设备维修养护、建筑物局部修理、水下检查、工程观测、消防设施更新、现场标识标牌更新完善等多方面。同时,所有工程单位均建立工程设备修试记载,为工程建档立卡,方便技术人员和维修操作人员对照分析,为故障和隐患的排除提供依据,从而更好的开展工程养护工作。

按照《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和《厅直属水利工程定期检查内容》的规定,结合工程运用情况,各闸站工程管理单位将水工建筑物、机电设备检查和保养相结合,既做到全面细致又突出重点,重点加强隐蔽工程、长年运行设备、防汛薄弱环节的排查,全面摸清工程现状。对定期检查和日常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制订处理对策,编制维修养护工作计划,保证工程设施处于良好的状态。并结合工程实际修订完善了《江苏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工程设备等级评定办法》,对工程机电设备单元划分、评级标准、评级程序及内容作了具体的规定。每年汛前,各泵站、水闸管理所均组织进行机电设备和建筑物等级评定工作,在完成自评后,将评级成果资料上报管理处审定,处复核后签发审定意见。同时将设备等级评定结果在设备管理卡、设备信息二维码、揭示图中明示。

创建国家级水管单位期间,管理处共完成泵站主机维护33台,各类闸门保养153扇,启闭机保养131台,各类钢丝绳清洗保养9950米,混凝土防碳化37436平方米,石工建筑物维护4981平方米。

加固形成一体化

由于管理处所管工程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长期运行,工程普遍老化,存在问题和隐患较多,对此,管理处按照规程规范要求开展安全鉴定,不断加快病险工程加固改造步伐,特别是近几年,抓住南水北调江都站加固改造工程、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全国大中型水闸除险加固工程的建设机遇,完成了2座大型泵站更新改造、1座变电所迁址新建、9座大中型水闸的除险加固工程,完成投资近4亿元。同时,管理处借力国家级水管理单位创建,科学谋划、统一布局,不断加大水闸、泵站维修养护的投入。

泵站工程方面,先后完成了江都一站、江都二站、江都三站、江都四站更新改造工程和变电所迁址重建。更新改造实施过程中,加强建设管理,科学制定施工导流和度汛方案,妥善处理施工与运行矛盾,确保工程效益在改造期间仍能正常发挥。4座泵站及配套变电所更新改造工程质量均被评定为优良等级。

水闸工程方面,先后完成了太平闸、金湾闸、江都东闸、江都西闸、邵仙闸、宜陵闸、运盐闸、邵伯闸、芒稻闸、宜陵闸北闸加固改造,2012年3月万福闸加固开工,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施工。为确保工程汛期的正常运用,制定了《淮河入江水道整治万福闸加固工程度汛预案》。2012年~2015年万福闸改造期间,工程效益正常发挥,排泄洪水272亿立方米。其中,通过验收的水闸加固改造工程均被评定为优良等级。

以前的江都水利枢纽名气大,主要靠的是泵站,水闸的基础条件相对显得薄弱。近年来,在省水利厅领导和各相关处室的关心支持下,管理处以国家级水管单位创建为契机,找准短板,创新发展,水闸工程软硬件设施都有了质的飞跃,站闸一体化格局得到了初步构建...... (供稿:省江都管理处 责编:省水利信息中心 程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