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区:三个“坚持”推进法制宣传教育

30.03.2015  16:07

 

江都区粮食系统紧紧围绕全区粮食工作总体要求,切实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以服务“三农”增收和保障粮食安全为已任,狠抓“三个坚持”,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升广大粮食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努力构建法制行业,促进全区粮食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一、坚持服务粮食流通体系现代化建设,突出保障全区粮食安全,深入开展各类主题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1、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学习宣传,深入学习宣传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经济法、社会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依法治国系列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法律在现代粮食流通产业中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

2、深入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传教育。深入抓好宪法的学习宣传教育,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使粮食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全面深刻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进一步增强宪法意识、公民意识、爱国意识、国家安全统一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引导职工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大力弘扬法制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3、突出抓好两部条例的宣传工作。今年是《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十一周年、《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十二周年。要在以往学习宣传活动的基础上,结合粮食流通工作的新特征新趋势,紧紧围绕粮食流通工作的中心任务,按照国家粮食局确定的《条例》十一周年宣传主题,认真组织开展《条例》及其配套法规的学习宣传活动,创新宣传方式,促进《条例》的贯彻落实,维护粮食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利益,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自觉学法、用法、守法,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保障系统稳定和谐。

二、坚持分类指导,切实加强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

1、认真开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活动,推进“法律进机关”。把宪法和法律作为机关学习的重要内容,坚持和完善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专家学者讲法、新任干部考法、班子成员述法等领导干部“四法”学习方式,带头学法用法,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意识,切实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粮食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教育,不断提高其工作能力和行政执法水平。粮食行政执法人员要把握粮食监管的各个环节,落实监管措施,有效扩大监管层面,做到事前监管和事中执法相结合,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制度,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构建开放、透明、便民的阳光执法机制,让粮食市场监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推进市场监管制度化、规范化。

3、加大对粮食经营企业的法律宣传力度,认真贯彻《江苏省企业学法用法评考办法(试行)》,继续深化“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活动,推进“法律进企业”。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企业管理人员学法培训、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公平、有序、守法的市场秩序,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将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等各个环节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4、加强对粮食消费者的法制宣传工作,推进“法律进社区”。与社区结对共建,将普法与党团建设、社区建设等基层自治工作结合起来,发挥好法治在各类组织建设中的规范、引导作用。扎实开展各类学法用法活动,利用社区普法广场、法制宣传栏、法制长廊、电子显示屏等法制宣传载体,向广大消费者普及粮油消费知识、粮油产品的品质鉴定方法等,引导科学合理健康消费粮食,倡导节粮爱粮,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5、面向种粮农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进“法律进乡村”。围绕粮食安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深入乡村宣传国家富农强农政策,宣传农村生产生活、土地流转、征地拆迁等法律法规,宣传法律法规中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有关规定,帮助基层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法律难题,让农民群众在学法用法中切实得到便利和实惠。

三、坚持创新工作方法和途径,努力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

1、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作用。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户外电子显示屏等各类传媒优势,特别是区粮食局网站等平台,集中宣传粮食流通法律法规和粮食政策,实现宣传人员和宣传对象的互动,不断促进法治栏目、专栏、专题数量质量有效增长,扩大法制宣传效果,增强广大粮食干部职工和粮食经营者遵纪守法的意识。

2、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法制宣传。进一步丰富法制宣传的内容,创新载体,培植亮点,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通过开展法制报告会、法制书画、法律知识竞赛、法制教育征文、演讲比赛、以考促学、学工结合等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切实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增强普法的服务性。

                                                                  (吴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