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互联网+"放大好人效应 带动一群人感染一座城

26.08.2015  17:15

  中国江苏网8月26日讯 “扬州警花,世界因你而美。”湖北网友“李恩可”没想到,仅因一条求助微博,江都民警戴华就帮自己圆了26年的寻亲梦。激动之余,她在戴华微博上写下留言。

  近年来,江都运用网站、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资源,发现凡人善举、选树好人典型、营造助人氛围,借助“互联网+”放大好人效应,包括戴华在内的160多名好人典型家喻户晓,层出不穷的好人,已成为江都最亮丽的风景。

  创新机制

  遍布寻找好人的“渔网”,让鲜活的草根好人浮出水面

  员工的儿子因挨骂负气出走,江都真武镇私企老板陈寿猛果断下令全厂停产寻找,孩子最终被安全寻回。去年,江都新闻网一则“员工孩子出走全厂停工寻人”的报道引发全国广泛关注,陈寿猛也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江都好人”、“中国好老板”。

  “如果把好人比成一条活鱼的话,那么寻找好人的机制就是一张张遍布的渔网。”江都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机制健全了,鲜活的“鱼儿”就会浮出水面。

  近年来,江都借助区内报纸、广播、电视、手机等媒体,开展“好人找寻”活动,并依托中国江都网等政务网站和江都新闻网、微博、微信、新闻APP等一体化新媒体平台,开辟了寻访“身边好人”、“新江都人”征集等一系列专题,建立数百人的“江都好人库”。其中,2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奖”提名奖、2人成为“感动中国”候选人、2人当选“十大温暖中国人物”……仅去年以来,江都就宣传了“最美乡村教师”顾晨葵、“中国好老板”陈寿猛等7个重大典型和110多个好人。

  引导互动

  好人晒好事、带好人,一个好人带动一群人感染一座城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创新寻找好人机制的同时,江都着力培育引导好人,让一个好人带动一群人,让一群人感染一座城。

  在江都交警中,徐进是一名拥有近两万“粉丝”的“微博达人”。在日常工作中,徐进发现许多车主由于对交通法规不了解、对交警执法不理解,认为自己被罚很冤枉,从而对交警心生怨气、口有怨言。徐进便以普通市民的身份与网友进行交流,引来网友纷纷留言。针对部分车主的疑问和抱怨,他在微博上推出“开遍江都不违章秘籍”系列讲座,深受网友点赞,市民违章情况大大减少。

  “我也开通微博啦!”好人颜展红的想法很简单,通过微博让更多人了解他打工助学的举动,汇聚众人力量,开展爱心助学。

  今年6月“中国好人榜”发布,退伍后自主创业反哺乡邻、10年捐款20万元的“抗洪英雄”刘卫国入选。如今,他的微信圈里有近2000人的志愿团队。有志愿服务活动,只要他在微信圈里发一条消息,立即就有人响应。他开心地说,过去都是自己一个人做志愿服务,现在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独行侠”变成了“正规军”。

  深受好评

  媒体报道、网友点赞,汇集微小力量爆发出强大正能量

  江都民警戴华2013年初开通了微博,短短3个月就获得1万多名网友关注,获得全国公职人员微博影响力第一季度飞跃奖第五名,网友将它定义为“可读性很强的生活微博”。

  2013年7月,一位来自湖北的网友通过微博发来寻亲求助,戴华通过查找户籍,多方打听走访,终于帮助这位网友找到了生父。“很多网友在微博上私信我,为了一一答复,我有时要忙到凌晨2点。”凭借着不一般的努力,戴华的“粉丝”遍布全国各地,几乎有求必应,深受网友的好评。

  前不久,一段以《甜玉米》命名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该视频以微电影的形式讲述了江都区公安局交巡警大队浦头民警针对辖区一些农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实际情况,普及交通法规的故事。这部微电影在优酷、江都论坛等播放后,人民网、中国江苏网等国内主流网络媒体等,纷纷以“江都浦头交警制作微电影给农民讲交法”为标题,报道这一创新宣传方式,许多网友纷纷点赞。

  “通过互联网,将一个个微小力量汇集起来,会爆发出好人好事的强大正能量,不同于一般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网状反应,相当于发挥的是核能作用。”江都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个好人变量引发千百个、上万个变量的时候,将会产生无法预计的能量。江都将继续借“互联网+”东风,挖掘一个又一个好人好事,放大好人效应,传递正能量。通讯员王学忠张璐记者董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