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肉充牛肉、银行将倒闭?江苏2014年谣言盘点

05.01.2015  14:00

  当谣言已经跑了半个世界,真相还在穿鞋?“不!

  2014年,在江苏公众高度关注的网络热点中捕捉传播面广、迷惑性强、负能量大的谣言,不懈求证、奉献真相、引导传播、稳定舆论。一场场成功的谣言“狙击战”中,记者探究谣言散播的症结,思考终结的战略战术。

  从谣言里寻症:何种“基因”令其迷惑公众

  2014年,坊间依然众声喧哗、网络照旧人言鼎沸,其中自然不乏谣言出没。

  “射阳农村商业银行将倒闭”“常吃酸菜鱼导致胃癌”“医生列车救人被认定非法行医”“大丰小吃店鼠肉冒充牛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男女生可合住”“南京一家旅行社推出太空游”……梳理这些由本报“还原真相”粉碎的谣言,记者发现,它们或涉及财富、健康,触及内心关注点;或勾连责任、诚信,挠到神经痛痒处;或讲述“突破”“变化”,抓到思维兴奋区。人们眼前一亮、心中一颤,即便疑惑有些事似乎有违常理、不合常情,但它们看上去“言辞恳切”又“证据确凿”。如此“基因”,不由你不信。

  谣言呈现这样的特点:首先,“权威”出场、“知识”唬人。专有名词、学术成果,是健康类谣言最爱披的“外衣”。人们怎会想到,自己随手收藏、转发的,却是被夸大、歪曲、偷换过的“伪知识”,甚至纯属编造。酸菜含有亚硝酸盐,与人体中胺类物质生成亚硝胺易致癌,这是真的。但网传“保健帖”中,易致癌变成“100%致癌”,且“出自肿瘤医生之口”。其次,一传再传、谣言不老。像“睢宁行人闯红灯要被扣信用分”,是一则多年前的老帖,重出江湖后连标题、内容都没变。再者,肆意造假、无视法律。为搞垮一家小吃店,“用鼠肉冒充牛肉”假视频被炮制出来,两天内点击量即突破10万,引发的负面舆论让无辜店家利益受损,还极大地伤害了社会诚信。

  谣言更多地存在于微信、微博。腾讯公司微信团队告诉记者,每天收到一两万单谣言投诉。谣言多集中在人身安全、食品安全和疾病养生方面,喜用“100%”“第一”等词语并配大量图片吸引眼球。

  “微信相对封闭,而且‘朋友圈’中以亲朋好友为主,信息可信度高,因而谣言传播快、辟谣困难。明显出现先在微信传谣、再到微博辟谣、最后回到微信以正视听的传播特点。” 昨日,记者采访以“辟谣系列”享誉网络的政务微博“江宁公安在线”时,其负责人王警官这样分析道。

  于迷雾间求真:多维度还原与全媒体辟谣

  为拨开迷雾,“还原真相”融合多种调查手段,多维度还原真相。

  直播现场。2014年3月25日,得知“射阳农商行庆丰分理处千人挤兑潮”呈蔓延之势,记者雨中驱车近400公里赶到现场。记者看到,分理处名叫“利民”,并非网传的“庆丰”,营业厅办公桌上堆满人民币,两三百名储户正有序排队;记者听到,群众取钱是因为“老婆说银行要倒了”,银行方面判断是更名造成误会。当晚,记者发回《一条谣言是如何发酵的?》,现场见闻不过数百字,却以真实可感一举粉碎谣言。

  追踪幕后。10月28日夜,小吃店“鼠肉充牛肉”开始疯传。记者在“揭黑”网帖中发现疑点,随即广泛搜索、逐步推进、锁定目标,最终暗访到幕后团队,获得其造假证据,并带领公众到幕后一探究竟。

  亮明背景。北京医生在火车上帮南京孕妇生孩子被判非法行医?其逻辑“卖点”是:火车施救属异地行医,违反《执业医师法》。其实,卫生部规定:对病人实施紧急医疗救护,不属于超范围执业。记者请出法学专家,让原本只是背景的法律知识成为还原真相的核心,给谣言以有力回击。

  来之不易的真相,如何更快抵达更多受众?“还原真相”与本报官方微信、微博及新华报业网携手,开展全媒体辟谣,实现传播效果最优化。对“鼠肉充牛肉”的真相还原,在微信、微博上均获得较多阅读、转评,有网友留言“太缺德,要快查严打”。本报澄清“男女生可合住”传闻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方微博呼吁转发虚假消息者关注“还原真相”报道。《一条谣言是如何发酵的?》被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等众多网站转发,并在《人民日报》经济版头条位置全文转载。

  本报对“射阳农商行倒闭”真相的率先还原,迅速阻断了负面传播, 防止了挤兑蔓延,稳定了当地金融秩序。就在本报还原当天,中国银行业协会发表声明,认定挤兑为谣言所致,希望储户保持理性,切莫传谣信谣。本报还原“鼠肉充牛肉”事件后,当地公安机关将此案列为大案办理。受害店家将报道放大做成告示牌,以此挽回名誉。

  在还原中思考:如何让谣言不再易传难辟

  作为主流媒体,本报致力于以深入调查、严谨核实, 让广大读者与网友告别谣言、拥抱真相。记者同时也在思考:如何让谣言尽快止于真相?

  射阳农商行被传倒闭后,银行及有关管理部门很快发现谣言,但辟谣没及时跟上,仅通过电子滚动屏和传单等传统平台澄清,将新媒体空间拱手相让,传播有限、缺乏互动、效果不佳。这无疑揭示,没有充分的信息公开、缺少高效的交流沟通,不仅容易受到谣言侵袭,而且对抗乏力。

  媒体,作为专业的传播主体,不能跌破真实的底限。“浙江跳江女子两天漂到江苏”本是一场自导自演的闹剧,一家报纸仅根据杜撰者口述便做了详细报道。一位受访警官感慨:“还原真相”采访报道前,没有一家媒体打电话核实求证,是为猎奇抢新闻,还是太忙顾不上?“联合国确定新的年龄分段”又在网络流传,传播者中不乏权威媒体的微信账号。其实,本报已于2013年5月该“消息”刚露头时就证明其虚假。这样的辟而不绝,令人遗憾。

  活跃在微信、微博上的自媒体,也应自觉抵制谣言。不久前,记者通过“微信自媒体运营交流”QQ群,采访到某养生类账号的主人。他介绍,账号请大学生打理,达到一定粉丝量后就承接广告,一些养生会所自会找上门来。至于是否核实真伪?他表示:“不需要。把网上找到的文章分分段、弄好看点,粉丝就很容易接受。”这样唯利是图的账号,恐怕很容易成为谣言的帮凶。微信团队表示,腾讯采用技术识别系统,还有专业人员处理用户举报,一旦确认存在造谣等行为,会对账号进行处罚。

  让普通网民转发前验证信息的真伪,显然不可行,但“随手转”的习惯不妨改改,或许就堵截了一条谣言传播的通道。由谣言侵扰生活,还是让真相驱动世界,是人人面对的课题。

  今年,会有多少迷雾遮蔽真相?“还原真相”愿当读者的“谣言终结者”,却也真心希望,这样的任务日渐减少。(林 培 徐冠英)

编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