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江苏CPI被菜肉拉高同比涨2.3% 创16个月最高

19.02.2016  08:19

  江苏调查总队18日发布的最新物价数据显示,江苏1月CPI同比上涨2.3%,涨幅高出上月0.1个百分点,连续第3个月回升,创出16个月新高。

  今年1月份起,江苏调查总队根据五年一次基期轮换的规则,对CPI构成分类及相应权重进行了调整。据江苏调查总队消费价格处处长许家东介绍,调整内容一是合并,二是拆分。构成CPI的大类商品仍是8个,但原来的“食品”和“烟酒”被合并成一大类,而一些原先不太好归类的,如,金银首饰、眼镜等商品,金融保险、养老、房地产中介等服务,则被拆分出来,冠以“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

  华泰证券分析师张晨华认为,江苏CPI刷新16个月新高,可理解为去年10月深探近6年新低后的强劲反弹,3个月里指数回升了1.1个百分点。许家东分析说,去年10月江苏城市公立医院实施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强寒潮天气刺激菜价上涨以及春运、春节因素,成为全省CPI涨幅连续回升的主要推手。如,1月份鲜菜价格环比连涨2个月,去年12月环比暴涨21.9%,1月环比续涨6.5%。菜价平均累升3成,难怪许多市民感叹鲜菜吃不起。南京理工大学老师王女士昨天买了点茼蒿,6元一斤价格让她不敢多买。而去年11月份,全省医疗保健服务价格同比涨幅高达22.8%,对物价指数的“贡献”竟超过了猪肉。

  排在八大类消费价格首位、“重组”后的“食品烟酒”,对CPI的左右影响仍最大。1月份江苏“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3.5%,拉动价格总水平同比上升约0.98个百分点,“贡献度”超4成。其中,猪肉、鲜菜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6.2%和12.6%。

  连续2个月录得“2”字头,是否意味着江苏CPI就此步入上升通道?许家东认为可能性不大,因为主导最近3个月物价连涨的因素多为阶段性的,1月份江苏CPI环比上涨0.4%,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如果2月份环比涨幅达不到0.5%,CPI同比涨幅就将重回‘1’字头”。

编辑:刘林